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百度百科官方人员,以删除词条为由威胁并敲诈相关企业。在此严正声明:百度百科是免费编辑平台,绝不存在收费代编服务,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过去,陕北乡下极为落后,交通闭塞,缺医少药,人们生病,主要依靠一些土办法和自身抵抗来恢复,所以孩子成长较为艰辛。为了使孩子健康生长、长大成人,孩子一生下来,愚昧的父母就将其“包锁”出去开运化煞的20种摆件,让孩子认个“干大”,企盼孩子大吉大利、茁壮成长。
被选择包锁孩子者,通常是懂一些手艺和法术的人。包锁者每年要选定良辰吉日给孩子过一次“关”,带一次“锁”。届时,孩子的家长则给包锁者送一双鞋和其它物什,以示酬谢。
过关一般选择在农历四月初八或农村庙会期间。这一天,被包锁的孩子带上干粮和笤帚,在父母的带领下,向事先约定、预告的地点赶去。包锁者早已做好准备,设置了一个用树枝搭建成的门槛,一手拿着刀子,一手握着铃铛,口中念念有词,说着一些诅咒鬼魅;祈求神灵保佑孩子平安的话语。被包锁的孩子一字而排开,人人腰间系一根麻绳,身后拖着一根长长的干草,顺着设下的门槛依次爬过。每过一次门槛,包锁者用刀斩一截干草,意喻将灾难斩尽。而孩子的父母则抱着孩子的衣衫,喊着孩子的乳名,要孩子“回家”。如此反复多次。过完关之后,大人督促孩子将随身带的干粮吃掉,把带来的笤帚送给包锁者,再给其付上些钱物,便将孩子领回家中,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对孩子的成长自然也就放心多了。
这样一年过一次“关”,直到12岁为止。按照旧时说法,孩子到了12岁,灵魂就全了,可以抵御魔鬼的纠缠和灾难的降临,再也不用劳心费神了。
过关有点近似于北方的跳大神。一般都由专司其职的“童子”(成年男性)施行。哪家孩子病了,先到“童子”那里通报病情,由“童子”开出一份“关单”写明过关的时间和准备的物品,除香烛、纸币、鞭炮之外,一只活母鸡、一张大饼、一瓶白酒是必备的。是日晚,“童子”便带着行头来到病人家,吃过晚饭,便开始替病人“过关”,先点烛焚香祈祷一阵,然后才表演动作,只见“童子”赤着身子披一件红里黑面的“披风”,头扎红绸,腰系红带,手拿两把驱魔刀,那刀有点像建筑工人的瓦刀,有刃,刀柄上有一串铁环,挥舞起来会发出“哐郎”、“哐郎”的响声。“童子”一边念着咒语,一边在屋内跳来跳去,那些看热闹的人们则围站在门外、窗口或墙旮旯里偷看,在过关的高潮期一般有三个动作,一是在小木桶里燃烧黄元纸,然后用嘴向火上喷酒以膨出一团团绿色的火焰;二是将一只活母鸡当场剁头,然后将鸡血洒在室内,还要将鸡头窖在主家的门膛里;三是“童子”用驱魔刀在大膀上开刀放血,然后是放鞭炮,击鼓收场,“童子”将大饼剁成若干块,分给前来观看的邻人。无头的鸡和剩下的白酒,当然成了“童子”的囊中之物。过关时,还得给病人起一个“关名”,诸如“花关、喜关小儿化煞、留关”之类,以后当小名叫唤。
“童子”用刀砍自己膀子放血的事也是假的,就如魔术师做表演,先在刀刃上抹上一种化学剂,然后蘸上水,倾刻间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一些类似血色的水来,不知情的人便以为是血。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小儿杀是什么意思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