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娃和谁最亲?对于这个问题而言,大部分家长的回答可能是:妈妈。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从宝妈怀孕开始,宝宝和母亲就建立了紧密的连接,这种关系是别人难以替代的。
有经验的宝妈可能知道,每当你回到家,孩子总是黏在身边,无论妈妈在做什么,宝宝都紧跟其后,生怕你又离开。但如果你不在小儿聪慧符,孩子反而会比较乖,这又是为何呢?
朋友的儿子两岁多了,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陪伴着孩子的成长,她家娃属于“粘人孩”,连上个卫生间也要跟随在其后。
但是如果朋友有事,她就会将儿子送到奶奶家,当然回来之后,孩子就得挂在身上半个多小时,此时婆婆走过来说:“你不在的时候,我孙子一个人在那里安安静静地玩儿,可乖了,你一来,他就开始折腾。”朋友一听很无奈,但也找不到原因。
孩子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心理动机,如果孩子出现了特别黏人的现象,那宝妈认真想想,是不是和以下几种情况有关宝宝惊吓。
很多人知道婴儿在3岁之前基本没有记忆,但科学研究表明,虽然记忆不清晰,但他们有情绪记忆能力。
孩子在这个阶段能够准确地记住他的养育人,和童年经历过的苦难与快乐,如果这一阶段的记忆被父母所忽略,或是对他的态度很不好,此时孩子的安全感就可能被破坏。
而这个时候,孩子也刚刚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想走出去,但又离不开父母,处在这种状态下的孩子,会很黏和自己关系亲近的人,但对于关系不紧密的人而言,反而会表现得很乖巧。
孩子在0-3岁的时候,刚接触外面的世界,内心会心存戒备,所以喜欢躲在爸爸妈妈的后面,寻求保护。
当面对陌生人或是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孩子内心的恐惧会比较重,如果这时没有父母或亲人在身边,宝宝是不敢“轻举妄动”的,因为他不能确定对方是否会对自己好。
林志颖带儿子去《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时,kimi总是围绕在爸爸身边,生怕他会离开。对于儿子的这个行为,林志颖认为,可能是自己因为工作原因,总是不在家,可能前一分钟还在和儿子说话,“一转身”就要拎着行李出门,所以Kimi才会这么没有安全感。
因此能够看出来,孩子的分离焦虑比较严重,这也使得“粘人孩”随之诞生,谁也不希望父母总是远离自己。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0-6岁的时候,是与父母建立感情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很粘人,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题,但很多家长嫌烦,所以不与孩子沟通交流,从而也错失了与孩子建立朋友的可能性。
所以面对孩子的黏人状态,父母要予以理解和配合,不要将孩子推到旁边,而是要紧紧跟着他们的步伐,共同成长。
当出现孩子平时乖巧,妈妈在,反而不乖的现象时,妈妈要能读懂孩子的苦衷,和他们真正建立起亲密关系,让宝宝健康成长。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