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当下面对着死亡的威胁对孩子的生命教育该如何进行

时间:2023-04-25 03:32 阅读: 评论: 作者:admin

新冠疫情当下面对着死亡的威胁对孩子的生命教育该如何进行

  我们已经在家足不出户有20多天了,每天早晨起来做的第1件事情,就是要看一下手机上关于这次疫情的新闻,看下确诊了多少例,死亡了多少例,出院多少例。每当看到

  前几天,当我又说这句线岁的女儿在旁边突然问我:“人离开了以后会去哪里?”我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去回复。她抬起头等着我的回答,然后我说道:“离开就是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是一个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她似懂非懂的“嗯”了一声,继续低头看书。

  看着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才开始她的“社会之旅”。我想,也许这次疫情是一个好机会,给孩子讲讲“什么是生命”?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钠﹒华特士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目的是让人直面生命和人类的生死问题,以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女儿的反应让我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生命教育”,它和性教育一样,现在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并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给孩子从小进行这样的教育,是为了让他在正视“死亡”的同时,意识到生命的珍贵。

  我知道,大多数孩子,现在也许并没有办法准确的明白“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但宝宝出于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当他问出来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就不能逃避。

  记得小时候表弟家里养过一只鹦鹉,没几个月小鹦鹉就因为生病死了。当时表弟上小学,抱着小鸟哭了好久,后来找了块空地,跟爸爸一起把小鸟埋了,自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养过任何小动物。

  我们家也一直想养一只小宠物,但孩子爹一直都比较反对。他的理由是:万一小动物离开的话,不知道该如何跟孩子解释解释,担心给孩子留下阴影。

  这是我的家庭最早关于生命教育的分歧,我们也以为非典已经过去17年,不会再发生那样人人自危的情况。但是现在出了新冠肺炎,让我们不得不,再次正视“生命”这个话题。

  和闺蜜聊起了这个的话题,她说年前家里有老人走了,没有带娃参加葬礼。后来告诉孩子:你再也见不到太姥爷了,因为他去世了,去了天上。结果孩子“扑哧”一下就笑出来了,说“好吧”。我们本来觉得很沉重的话题,在孩子的认知来看,并不是那样的严肃。

  当然,也并不是一定要让孩子表现得很悲痛才是正确的。但我们有必要尊重孩子的“知情权”,万一他有一天突然问起来,还得做好解释的准备。

  再大一些的孩子甚至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一定要知道究竟不可。父母有时候觉得解释不清,就会暴躁地打断孩子:“不许说这个字!”。

  或者有的家长自己本身害怕“死亡”,不想直接面对,就会含糊其辞。但其实,我们越回避,越是会引起宝宝的兴趣。

  这些年我们看了太多的孩子因为一些琐事,选择自杀的案例。有的是因为老师的批评,有的是因为和父母的争吵,有的是因为生活琐事,就能轻松的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

  这恰恰是因为对生命没有敬畏心,在他们的教育中缺失了对生命的教育,不明白生命对于一个人的价值和意义有多大,所以才会轻贱生命。

  《父母的反省》一书中提到:父母应有意识地从小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让孩子了解,欣赏,热爱,珍惜生命。

  有的父母说,不知道该如何给娃进行生命教育,说“死”这个字很难。其实,我也经历过,就像文章开头,我会说“有人离开了”,但这也是后来我跟女儿解释半天的原因,她不理解,离开不是走开吗?后来我们终于达成一致,好好的聊了一通,生命这个话题。在这个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一般谈到“死”会很难过,是因为去世的是自己的亲人或者是和自己朝夕相处的生命宝宝惊吓,比如家里养的小宠物。生命是伟大的,任何人都没有剥夺对方生命的权利。但是“死亡”又是人生的一个必经过程,家长正视,就能让孩子不恐惧。

  当孩子问“为什么会死?”、“你会死吗?”的时候,他也许只是在问:“为什么会离开?”、“你会离开我吗?”。读懂孩子话里的意思,用孩子的视角去解释问题,就变得没有那么难以启齿。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人的身体等到老了的时候,就会很累,它需要休息了,不能再继续工作了”。这样的解释孩子会听起来比较明白,可以把“死”和“停止”、“离开”联系在一起。

  这是宝妈群里的一位宝妈分享的经历,她说儿子很喜欢看恐龙小儿聪慧符,就常常带他去地质博物馆。但是有一次儿子问她:“妈妈,这些恐龙怎么不会动呢?”恰巧地质博物馆里正在播放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灭绝的影片,妈妈带孩子去看了一场,儿子很专注地看着。后来就能清楚讲出来恐龙是怎么死的,怎么变成化石的。

  当然了,你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比如绘本或你家孩子喜欢的方式,带他从头开始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结束,他会更有直面死亡的勇气。

  孩子,你要对生命有敬畏心,但对死亡不必恐惧,那是每个人最终都会面临的。这个特殊的假期,我跟你聊“生命”这个沉重的话题,是希望你能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面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我想,这也许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吧!

  一位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俩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带给您一点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fu.yonana.cn/ws/2023/0425/16581.html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关于我们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扫码关注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3140号-1 
Copyright ©2019-2023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