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跟我抱怨说她家的孩子真是个“哭王”,饿了哭、吃完也哭、困了哭、醒着也哭,还有各种不明原因的哭,每天都是360度立体环绕式哭声警报,真是累到不行。
0~3个月是宝宝的快速生长期,除了吃喝拉撒外,多以睡觉为主。这个阶段的哭闹都是有直接原因的,大多都是生理上的直接原因,他们只能用“哭”的沟通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
如果排除了上一条说的那些原因,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肠绞痛。肠绞痛在0-2个月高发,到3、4个月时会自动好转。
肠绞痛一般高发于傍晚,而且几乎发生在每天的同一个时间。哭闹同时会不停地蹬腿或身体蜷缩,哭闹剧烈,并持续好几个小时。任何安抚方法都不能让宝宝长时间平静,一旦停止安抚就又哭闹起来。
随着宝宝大脑的发育,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产生了“小情绪”。TA们的哭闹变得不再单纯只是生理上的原因,开始出现生理原因之外、莫名其妙“情绪哭”。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莫名其妙哭”,到6个月的时候一定会明显好转。
3-6个月也是宝宝频繁夜醒哭的阶段。夜醒这个老生常谈,说起来一整篇文章都不够。但也会在6个月左右逐渐好转。
这时的宝宝可能会“光打雷、不下雨”地假哭了,你注意力不在TA身上,TA要求不被满足就哭闹,一旦被满足就立马“阴转晴”,如果意识到宝宝在假哭,家长也不必吝惜自己的拥抱和陪伴。我们常说的“高质量陪伴”其实从这个时期才正式开始,因为宝宝对妈妈强烈的心理需要,是从这个月龄才开始表现出来的。
这个阶段的宝宝,逐渐会坐、会爬,视野比之前开阔,好奇心也比之前更强。有很多想要的东西,想去的地方,TA都迫不及待得想要探索。但无奈,身体不听使唤啊~这个问题在下一个阶段也会出现。这种哭,到宝宝1岁时会缓解。
随着大脑的发育,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成为一名“敏感的心理学家”了。TA会因为和妈妈的分离而焦虑,会因为到了新环境、遇见陌生人焦虑......各种焦虑都会让宝宝大哭,第一时间得不到安抚,TA还会变本加厉、升级愤怒情绪。
哭闹的频率和宝宝语言发育的程度,高度相关!在宝宝还不会说话前,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要什么,只能用“哭”呼唤父母。另外在1岁之后,如果宝宝语言发育还十分缓慢,也会导致经常哭闹:
发怒的哭:这类哭的声音往往有点失真。婴儿发怒时用力吸气,迫使大量空气从声带通过,使声带震动而引起哭声小儿聪慧符。
总之1岁以内的孩子通过哭表达自己的需要,妈妈需要读懂孩子的需求,给到恰当回应,消除了宝宝不舒服的因素,并且让他们感到关爱,逐渐建立起对父母的信任,这就是最初的母婴依恋。而且和父母有更好的依恋关系的孩子,将来更有好奇心和探索欲,人际关系也比较良好。
这个阶段也完全不用担心孩子一哭就满足会把孩子惯坏,对于1岁以内的小宝宝,再怎么宠爱和满足都不过分,尽情去爱他就好了。
1岁后的宝宝,哭声的含义发生了变化,生理需要方面的哭声逐步减少,社交需要的哭声逐步上升,孩子逐渐知道可以利用哭声来召唤父母、获得关注和陪伴。其实TA只是进入了每个孩子都逃不过的“秩序敏感期”。
这个恐怖的“秩序期”内,小宝宝会变得蛮横不讲理,稍有不如意,立马撒泼打滚。很多家长企图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让孩子安静下来,但其实2岁以内的宝宝根本听不懂所谓的道理。你过分的管教只会让TA感受到伤害,你太多的制止只会压制TA的好奇心。
“秩序敏感期”的宝宝,会给外在世界的一切“定规矩”,每次规矩被破坏,都会引发TA内在秩序的混乱,从而发飙。TA通过这种试验探索世界,然后自己找到适应外在世界的方法。
有些家长肯定会问,那怎么办,任由孩子哭闹不管嘛?依照罩子的需求,会不会以后就拿哭闹当做武器了?
肯定不是让你放着不管,当然也不能无条件地“惯着”,2岁内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就很管用。当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用孩子最感兴趣的事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当孩子想要摸危险物品,被禁止,而开始大哭的时候,妈妈可以带孩子出去玩一会儿,或去看看汽车,讲个故事等,用孩子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止哭的效果屡试不爽。
2-3岁是孩子人生迎来的第一个叛逆期。在一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件中,孩子在用哭表达:我抗议,我要为自己做主。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哭闹,通常是自我意识发展不被满足后的结果。
所以,父母应该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需求,能够允许孩子尝试的事情可以尽量满足,给孩子自我发展的时间和机会,并且让孩子学会承担相应的后果,对于孩子的哭,先表达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是先发火把孩子的情绪堵回去。
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会在遇到挫折事件或是通过努力仍无法解决的事情时,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求助或者不能表达他们需要帮助,所以只能大哭大闹来发泄了。
第三步:陪在孩子身边,把孩子放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面之后呢,家长不要走开,不要放任孩子一个人单独呆着,因为孩子很容易理解为你在冷落他。
第四步:然后启发孩子自己想一想可以怎样解决,如果孩子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妈妈可以提出1-2个解决方案供孩子参考,让孩子选择要怎样解决。如果孩子偏于胆怯,妈妈可以带领孩子一起解决孩子遇到的困难。
宝宝生来都是小哭包,对于没有经验的新手爸妈来说,真是焦虑又头疼。但如果发现宝宝哭闹不止的同时还出现了发热、腹泻、脸色发青、气喘或嗜睡、精神不佳、没有食欲等情况,那么很明显地是宝宝身体出现异样了,在不能确定病症的时候要及时就医~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