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妈妈经验分享即使身处科技化的年代,有些古老的民俗习惯仍存于生活中,当很多方法都用尽时,就会抱着最后的希望想要一试,「收惊」就是其中之一。到底收惊有没有效果呢?
相信很多爸妈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过收惊的经验,虽然记忆早已模糊,但当自己为人父母时,碰到宝宝连续几天哭闹不休、夜不成眠时,也让儿科医师看诊过,确定没有疾病的问题时,最先想到的就是带孩子去「收惊」。收惊,究竟有什么魔力,成为很多人束手无策时最想要一试的方法。
以宗教服务业自许的高居士表示,「收惊,应算是另类的民俗疗法,是一种神明的认证,虽然无法用科学的方式验证,不过,未必没有根据」。
他解释,当人们意外受到惊吓时,「少了一魂」,所以,需要收惊。他说,来收惊的不是只有小孩,也有大人。的确,在台北市香火鼎盛的行天宫,从早到晚,总能看到各种年龄层、各种职业的信众大排长龙,只为了让效劳生阿嬷用一炷香帮忙收惊,以祈福解厄。
高居士说,会带去收惊的小孩,往往是出现连续几天哭闹不休、夜晚无法入睡,或是在特定时间内发烧的状况,不过,他通常会先问带孩子去的大人,「是否先看过医生了?」他认为,孩子的健康很重要,坚持家长一定要先试过科学的方法后,才考虑民俗疗法。
会带孩子去收惊的大人,可不是只有老一辈的爷爷奶奶,高居士以自身经验为例,或许是现今社会以小家庭为主要结构的关系,多是孩子的爸妈带来;另外,也可解释,即使是古老的方法,年轻人一样能接受,甚至医疗护理人员也愿意抱持开放的态度试一试。
收惊的方式有好几种,施术者(过去是以「先生妈」称呼帮人收惊的老太太)会因人而异选择其适合的方式。常见的是用米和衣服,高居士解释,衣服是代表当事人(有时候不便带宝宝去的时候,就拿他常穿的衣服即可),米则是用来显现当事人被何物吓到,施术者透过咒语与神明沟通,香是让神明在当事人身上划一些无形的符号。
仪式完成后,会拿符咒让当事人带回家,点燃烧成灰烬后倒入洗澡水,成为平安驱邪的符水给孩子泡澡;严重时,会要求当事人泡在开水中喝下去。当然,有人会不敢让孩子喝符水,高居士说,烧成灰烬泡在开水中,等沉淀了再喝,就不用担心喝入灰烬,同时,喝个三口即可。另外,也会给平安符让孩子配戴在身上(提醒爸妈,配戴时,要注意别让绳子缠绕宝宝的脖子而造成窒息的意外)。
以前,就算当事人不能亲自到场,也会有父母或其他长辈代为跑一趟,现在,有人还可以用「电话收惊」,高居士表示,有的施术者法力较高,就像「隔空取药」一样,「信者恒信,相信就有力量」。
对哭闹不休的孩子而言,在收惊前,「应先确认孩子无潜在疾病」,以肠套叠为例,当肠子套住时的疼痛会让孩子哭闹不安,肠子稍微松开时,孩子又能自在玩耍,但只要肠套叠的问题不解决,孩子就会一阵一阵的哭闹;至于若是癫痫发作,孩子不由自主的喊叫或肌肉一阵阵地抽搐,就不是收惊所能解决的!
他说,有的父母对「孩子入睡时,手脚会不时抽动」感到在意,觉得好像被吓到一样。实际上,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他解释,「刚入睡时,大脑对于四肢的控制力还存在,但会愈来愈弱,才会出现睡着后仍有不时抽动的现象」。
医学上,确认没有潜在疾病问题时,通常就「不做处置」,就像「磨娘精」型的孩子,带养时,就是要花时间「熬」,熬过就没事了,但对每天带孩子的父母来说,却总是心有不安,想要试试其他方法,他不反对这时可去收惊,让父母求个心安。
提醒父母,收惊用愈简单的方式愈好,就像行天宫,不会再另外给符水喝,甚至也没有费用问题。如果,要喝符水,要拿朱砂在孩子身上画符以及收费的话,他就「不同意」了,毕竟制作香灰的材料是否含有对身体有影响的物质,谁也不知道,父母应为孩子的健康做最严格的把关才是!
约一岁左右时,小朋友都比较喜欢爬高而跌下来,这样就吓到了。有时说话大声一些、关门不小心「碰」一声,又被吓到了,这时,小朋友就会一直哭,回到家想到就哭,婆婆就会看眉心或眼睛部分是不是有青青的,如果有的话,就会叫我带小朋友去收惊了。
说也奇怪,有时候,病看不好时,老人家也会叫我们去收惊;回娘家时,不小心忘了先拜祖先,也需要收惊,甚至小朋友太吵,没有办法安抚的时候,收惊都是有用的,带小孩嘛,有时还是别太铁齿比较好。
宝宝出生在娘家坐月子时,常常半夜都不睡觉都要抱到天亮才睡!白天的时候却好好的,只要到晚上就会哭闹,一直要抱抱!结果娘家妈妈就抱去给人家收惊了。
原来家里附近有道路在挖路施工,所以,宝宝才会白天睡,晚上闹,就是俗称的犯「土神(台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人去丧家,回来没有净身,就抱宝宝,宝宝也会这样闹。另外,还有在坐月子的时候,回娘家时,没有拜祖先,也没跟祖先说「家里有新生儿」,晚上宝宝就哭闹,于是抱去收惊,然后回家再拜一拜祖先,说一说,真的就不哭闹了。
第一种方式:法师会拿香念咒,然后香会在宝宝身体的前与后摆动,代表收惊的仪式开始,最后会拿符折一折,放在宝宝身上保平安。第二种方式:米装在杯子内,然后拿布把杯子包起来,再拿三只香一起在宝宝面前念他们的法语,完成时,请妈妈代替宝宝在杯子上吹三口气,代表仪式完成。然后,再看米杯里的图案是什么,就代表被什么吓到,以后要预防。
第三种方式:自己念大悲咒七次,最后把念经功德回向给宝宝,「愿宝宝身体健康╱平平安安╱一切如意」。
这就见仁见智啦!我家宝宝收过惊N次,后来,我也麻痹了,因为我是尊重长辈而配合的。不过,最好不要动不动就收惊,避免到最后「会形成抗体」喔!
宝宝还没满月前,因为隔壁安装冷气,敲敲打打把宝宝吓到了,连续好几天,他都睡不稳,好不容易睡着时,又不断地哭泣(像在作恶梦似的,眼睛是闭着的却在哭闹)。
第一步:用庙里的净符,先在宝宝面前由上往下梳三下,在背后梳四下,代表三魂七魄,然后,在宝宝的嘴巴碰一下,再把符化掉,用符水沾沾宝宝身体的每个部位。第二步:用「一张净身符+七片艾草+七粒生米+一点点的盐巴」,加进洗澡水中,让宝宝洗澡,口中一边念「前三、后四,惊到没代志(台语)」,手也要拍宝宝胸口三下,背部四下」。第三步:拜拜家里的神明,告知宝宝的状况,拿香灰加入生米、盐巴,向宝宝的卧房里洒一洒,嘴巴要念宝宝的名字,告诉他「不怕,不怕」之类的话,然后,把装香灰的碗倒过来放在卧房门口旁,要放三天,再拿开喔。
宝宝在收惊后就比较好带了,不会边睡边哭。当然,有没有效,也是见仁见智啦。我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我家有个万能的天才婆婆,她不仅能文能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最重要的是,她还会收惊!这点为我们家省了不少钱,也免去抱着儿子东奔西跑的劳累。儿子初来乍到时,经常因为大小事或大小声给吓到新生儿受惊吓的土方法。有时晚上睡觉「骂骂孝(台语)」,有时白天「吱吱叫(台语)」。只要类似的情形发生,婆婆一律说:「惊到了!」
她总是左手拈来三柱香,右手拾来一把米,对着儿子念念有词。婆婆说,那是心经及往生咒,要各念三次小儿聪慧符。在那之后,还会听到一连串有点古早味的台词,例如:「前三后四,惊到无歹志。」一串落落长的咒语念完后,将香灰放一些进开水里,让儿子喝三口之后,沾一点拍拍他的前胸后背,这样才算告一段落。最后,婆婆将米撒在院子里。她说,坏东西都收在米里,给麻雀吃! (OS:可怜的麻雀)婆婆还会让儿子洗药草浴,她经常配好一组芙蓉、艾草、米加盐巴让我给儿子洗澡。她说,这些都可以驱邪保平安。
有时,也会不知从哪儿拔来一堆叫「鸡血藤」的野草煮水给儿子洗澡,不过,那味道奇臭无比,我很担心那会对儿子有什么不好的作用。后来,我问了妈宝网站的施中医师,他给了我一些答案(见「注」),让我安心许多。这真是一个贴心又用心的好网站呀! )
我认为,古人传承下来的方法总它的智慧存在。只是他们不善于以文字上记载,总在嘴上说:「听老一辈的人说这么做就会……」。 (注)鸡屎藤是台湾民间常用青草,有驱风、活血、.止痛、消滞、清热、.去湿、散寒作用,若是煮水喝可以改善小儿食滞腹胀,治疗肌肉骨头酸痛,消炎改善疔疮肿毒,也可镇咳去痰。儿童哭闹很多是因为消化不良、腹胀腹痛引起,鬼神之说,医学上无法解释,而小朋友用鸡屎藤煮水洗澡后,哭闹改善,可能是鸡屎藤消胀气疗效之功用。
宝宝只要有半夜哭闹且哄不停的时候(不需有特定原因,他三不五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我就会自己帮他收惊。没错!就是我自己来,宝宝目前八个月大,我试过约六到七次,屡试不爽,如果是在半夜找不到人帮忙,建议妈咪,可以自己试试看。
让宝宝躺在床上(如果正哭很惨的话,要先哄一哄喔),妈咪一手放在宝宝额头稍高发际处,另一手放在宝宝的心口处,眼睛看着宝宝,口中念:「请……神明帮忙,让猪惊狗惊,(宝宝的名字)不惊」。至于请哪位神明帮忙,就是你家里有供奉的神明,或者是你常去拜拜的神明即可,也可以请守护你的主神来帮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