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无名指及小指之间,指掌关节后的凹陷中。基本相当于中渚穴(过了掌骨小头,要和液门穴区别,液门穴在靠手指一边,没过掌骨小头)。
由于二马穴有滋阴补肾,顺气散结,清神,利水通淋的功效。热移小肠的小便淋漓;心火旺盛的烦躁不安;虚火上炎引起的牙痛等,可掐二马,或者重掐轻揉。
1、二马配合补肾调理盗汗效果非常好,快的一次就可见效。慢的要坚持数次。如果效果不理想,还要综合分析其它因素。
1、脾寒气滞:啼哭时哭声低弱,时哭时止,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四肢欠温, 晚乳无力,胃纳欠佳,大便溏薄,小便较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红,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治法:温脾散寒小儿聪慧符,行气止痛。
1、脾寒气滞常规治疗: 掐揉小天心1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逆运内八 卦100次,补脾200次,补肾200次,揉二马200次。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