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代文豪杨慎出生之后取名却难倒了父亲和祖父

时间:2023-05-22 02:11 阅读: 评论: 作者:admin

明朝一代文豪杨慎出生之后取名却难倒了父亲和祖父

  经常有人说沽酒客似乎对明朝杨慎情有独钟,虽然杨慎非泸州人,但是跟泸州的渊源确实很深,寓居泸州长达十年的时间,泸州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它的足迹和身影。

  而一个能写出“滚滚长江东逝水”和“英雄五霸闹春秋”的人,怎么不让人敬佩。当然杨慎远不止这些,不过今天沽酒客不想跟大家聊他在泸州的故事,也不想聊他的才华,政治上的得与失,今天我们换个角度,聊聊他出生时候名字的由来,可能大家很少了解过。

  明朝时候,四川成都府新都县城内,有一处座北向南、正对桂湖的杨姓府宅。进了由两头石狮雄镇的大门,经过一段用石板铺成的甬道,便是一座雕梁画栋的厅堂。因堂前有两株桂花树,故名双桂堂。

  双桂为杨府老主人杨春所植,不几年便长得高挺拔枝繁叶茂,如同两柄巨伞,蔽荫着厅堂。堂左的是金桂,堂右的是银桂,均常年开花,香气不断。

  据说这两株桂花树象征着杨家要出两位彪炳史册的显赫人物:一位是这座府宅的主人后来当宰相的杨延和;一会位是这座府宅的少主人、后来中状元的杨升庵(杨慎)。

  杨廷和自幼聪敏过人喜好诗文,才四岁便懂得声律音韵。同时,他记性很好,读书过目不忘,人称神童。杨延和十二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一直在朝中做官。他仕途一帆风顺,官越做越大,可是却有一件极不遂意的事:他中进士后遵从父亲杨春之命立即告假回乡,娶了眉州黄明善的小姐为妻。

  夫妻虽然恩爱,但十多年后还没有生儿育女。为此家人忧虑万分,坐卧不安,到处求神拜佛、烧香许愿、测字求签、算命ト卦,啥子办法都想尽了,杨夫人还是没有身孕。

  秋去冬来,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杨廷和乘轿回府,见一位手摇串铃、衣衫破旧的老郎中倒卧街头,十分可怜,遂命随从仆人把他扶进府来,为他换了衣服,捧来饮食,并送到客房调养。

  三天后,老郎中身体复元,内心感激不已。临别时,他从怀中摸出一个小瓷瓶,对杨廷和说:“感谢大人的救命之恩!这瓶里所装的药丸,乃是我先师遗留,吃了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最后剩下一颗,就奉送大人吧。”杨廷和再三推辞不下,只好接过,并为老郎中回送了盘川钱。

  此时的杨廷和仍然为夫人没有生育而发愁,独自在书房里读书消遣。一会儿,天下雨了,房檐水滴滴嗒嗒下着。他很扫兴,伏在书案上打起瞌睡来。

  这时,那位通身被雨水淋湿的老郎中,仿佛出现在他面前说道:“大人不要忧虑,像您这样的好心人,老天爷肯定会给您送来一个聪明奇慧的儿子!”

  杨廷和醒来,天已放晴好梦犹在眼前,便兴致勃勃地去告诉夫人。夫人不以为然,因为她已经做了许多次“神人送子”之类的梦,依旧没有结果。杨廷和讨了个没趣,突然想起老郎中送的药丸,心想,何妨取来给夫人吃下一试。

  夫人自从吃了那颗药丸,果然不久就容光焕发,体态轻盈,不几月,就有了身孕,杨廷和万分高兴,命丫环精心护理。十月临盆,夫人果然生下个又白又胖的儿子。杨廷和祭祖先谢神灵,兴高采烈自不待言。

  但是,婴儿到晚上,就不吃不喝小儿夜啼符,“哇!哇”地啼哭不止。这一来可急坏了杨府上上下下的人,“小儿夜哭,请君念读;小儿不哭,谢君万福”的帖子不知在大街小巷贴了多少张,仍不奏效。

  请来巫婆神汉驱鬼、降魔、打保符,也不应验。再请大夫们来诊断都说小少爷没有病。到了第七天小杨廷和被这哭声搅得心烦意乱,于是顺手在桌上拿起一本《中庸》高声念诵,借以解烦消愁。

  说也奇怪,婴儿听到琅琅书声,竟然不哭了,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杨廷和与夫人惊诧不已,机灵的丫环趋上前来奉承道:“我家小少爷与书有缘,当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长大后定中状元!”这句话直说得杨延和心里乐滋滋的。

  此后杨廷和每天来到夫人房中,都要念一会儿书,襁褓中的婴儿总是眼鼓鼓地听着。不多久,夫人也把《中庸》十八章一字不漏地背熟了。

  婴儿夜间不啼哭了,但还有严件重要的事婴儿夜哭化解咒语,到底给他起个什么名字呢?按《杨氏家谱》,这辈应取一个带“竖心”的单名。

  爷爷杨春和父亲杨廷和都是进士出身,知识渊博,他们引经据典,名字取了个又一个。但是,爷爷取的,父亲嫌生僻,父亲取的,爷爷又嫌俗气。争来辩去,过了两天还没有个结果。他们最后商定,两人再各取一个名字,第三天当众评议。

  杨春回到房中,在床上翻来复去地想:“我有七个儿子,才见到第一个孙子,要使一代强过一代,处处还须谨慎。嗯!取名‘慎’最好。”他怕忘记,把“慎”字写在手心里。

  杨延和回到房中,也在床上翻来复去地想:“我十年才盼到一个儿子,真费尽心血,他出世又遭磨难,一生更要谨慎。嗯取名‘慎’最好。”他怕忘记也把“慎”字写在手心里。

  杨春与杨廷和都认为自己所取的名字能胜过对方,遂不约而同地伸开手掌,各现出了个“慎”字。就这样,不须评议,“杨慎”的大名算正式定下来了。

  至于“升庵”这个号是杨慎自己后来取的。因为他外出时,常坐一乘状如升子的小木轿,并在轿中吟诗读书。这座简便的“书房”,比穷书生苦读的“斗室”还小得多,所以取名为“升庵”,后来叫他杨升庵的人增多,杨慎这个名字反倒显得陌生了。

  为了庆贺杨廷和喜得贵子,在杨慎满月那天,双桂堂张灯结彩,鼓乐喧天。特别是那两株桂树,都结出了满枝的桂子,散发出扑鼻的奇香。

  杨府的亲成朋友、乡绅同僚以及新都的县太爷都来贺喜,真是车马盈门,宾客满座。县太爷名叫施患,他送来幅红缎绣金的喜幛,上面有“朝延之宝,蜀县之光”八个大字。

  当时,人们只认为这是县太爷讨好杨廷和,恭维杨升庵的贺语。后来,杨升庵果然金榜题名,高中状元,成为明朝的大才子,人们则说这位县太爷真有眼力。

  不过杨慎,虽然名字里有“慎”,但是一生到未曾因为“谨小慎微”而顺顺利利,大约爷爷和父亲越希冀和避讳的东西,往往不好得到,才使得这个大才子一生都不够安稳,当然这是后话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fu.yonana.cn/cj/2023/0522/18732.html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关于我们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扫码关注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3140号-1 
Copyright ©2019-2023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