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晚上总哭闹是什么原因?

时间:2023-02-20 13:57 阅读: 评论: 作者:admin

宝宝晚上总哭闹是什么原因?

  小孩夜里哭闹怎么回事婴儿有夜醒很正常,有些夜醒是有需求未得到满足,有些夜醒的根源可能来源于全天作息紊乱,有些夜醒是一些特殊时期的特殊表现。

  如果你不尊重宝宝的需求,你不会抽丝剥茧的层层排查分析,只是为了断夜奶睡整觉而盲目训练孩子,这样的做法是相当错误的!

  事实上,当你很理解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有良好的作息和生活节奏,他会给到你惊喜,自己就能睡整觉了。

  她们在用尊重式育儿帮助宝宝建立规律作息,她们是从系统的角度、改变自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的焦虑心态、在尊重孩子需求的基础之上,帮助孩子切实解决夜醒的问题。

  有很多天使妈妈都会误以为:夜间宝宝只要醒来,必须要喂奶,夜醒就等于夜奶,夜醒频繁就等于夜奶频繁,进而对断夜奶的理解也非常的极端,认为是强制性不给孩子喝奶。这样的理解是极其错误的,又走进了训练派的误区。

  其实就是尊重孩子的需求,梳理孩子的消化周期、睡眠周期、清醒周期,通过1456底层逻辑中的“抓大放小”,“清单管理”“冰山倒推”“鱼骨分析”“复盘分析”这五个科学方法层层剖析,将看上去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单一化,但是我们育儿的终极目标不是训练孩子不喝夜奶、自主入睡,而是在尊重宝宝需求、及时满足宝宝的需求、梳理他的生活节奏,让他舒舒服服、心情棒棒,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起来,从而获取健康的安全感。同时,照料者也能管理起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时间与空间,照料者和孩子双方找到默契。

  我们首先要把夜醒和夜奶切割开:并不是每次夜醒都必须要喂夜奶的,我们只在宝宝真的有饥饿需求才给宝宝喂奶,如果宝宝夜醒是因为其他原因,我们则要找准原因,对症下药的去帮助宝宝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用安抚奶、点心奶、塞奶止哭来忽视问题。

  所以这一节,我们先来看看夜醒频繁的原因都有哪些?对症下药的方案又是什么?作为天使妈妈,先要有排查夜醒频繁的能力,等到其他原因引发的夜醒频繁被解决后,孩子的夜醒只有一个原因:饥饿需求,夜醒单纯的等于夜奶时,我们就可以评估一下自己和宝宝是否有断夜奶的需求,如果有这个需求,再考虑适度的尝试一些微调断夜奶的陪伴式引导。

  不要在没搞清宝宝夜醒本质原因之前,贸然采用睡眠训练那一套强制断夜奶的方法!这是对宝宝最大的不尊重!

  1.身体不适:比如胀气、长牙、生病。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很多宝宝因为作息紊乱,父母总担心宝宝没吃饱,不停在孩子睡前喂奶,反而导致宝宝过度喂养、胀气严重,所以夜间会出现拧来拧去频繁夜醒哭闹,这时父母如果还在靠喂奶止哭,实际是加重了宝宝肠胃的不适。睡前控制奶量、做排气操,可以缓解此类夜醒。如果是长牙、生病,爸爸妈妈要理解宝宝的不适肯定会引起夜醒的,耐心观察宝宝的状态,尽量让宝宝舒适。如果病情严重,要及时就医。

  2.转睡眠失败:宝宝在0-6月龄睡眠能力没有发展完善,父母干预过度,导致宝宝无法完成自我接觉,在浅睡眠转深睡眠的过程中醒来。减少过度干预,发展宝宝自主入睡、自主接觉的能力,可以减少此类夜醒

  3.分离焦虑:6月龄以上的宝宝有可能因为分离焦虑出现“查岗”的现象,频繁起来查看妈妈是否在身边。这时可以参考上一章关于“分离焦虑”的八种改善方法。

  4.夜间点心奶、安抚奶:宝宝消化周期过短,比如白天有点心奶的习惯,每次吃不了几口就睡着,睡着不久又被饿醒。或者照料者习惯性安抚奶,导致宝宝根据照料者的行为养成了习惯性夜醒,必须依赖安抚奶才能入睡。戒掉夜间点心奶、安抚奶,不是真的饿了不喂,用别的方式安抚哄睡,进行全天规律作息引导,就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5.白天睡眠量超标或过少:白天睡的太多或者太少都会对夜间睡眠质量产生影响。白天睡的太多,夜间睡眠需求少,不困,睡不着。白天睡的太少,夜间过度疲劳,反而大脑过度兴奋,浑身不舒服却怎么也睡不着或者睡不安稳,宝宝哭闹不止。所以天使妈妈要学会判断宝宝的睡眠总需求,并且在白天和夜晚合理分配。

  6.白天放电不充分。如果你的宝宝全天都被人抱在身上,他没有机会充分运动探索,高质量放电,夜间很有可能出现睡不安稳或者醒来“夜嗨”玩1-2小时才睡的情况。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1456中的换位思考准则来想一下,如果你白天全天躺床上不运动,到了晚上你也会出现不困熬夜嗨,或者睡不安稳的情况。这样想一下是不是就理解白天充分放电的重要性了?

  7.夜惊。孩子突然尖叫大哭,怎么哄都没用,此时宝宝可能做噩梦了,这时要把宝宝唤醒,重新哄睡。

  8.真的饿了。喂奶,且保证喂一次就喂充分!如果你觉得有调整夜奶时间的必要,就可以接着看后面的内容了。

  也就是说,对于大部分发育正常的婴儿,在他满4个月的时候,就可以连续睡眠6小时了,这就是睡整觉的概念。

  第一类留言是妈妈自身预期过高,对于很小月龄的宝宝期望值与孩子自身发育和消化周期不符,这种情况其实并不是孩子的问题,需要妈妈自身调整预期。

  第二类是更多的妈妈遇见的情况:夜醒频繁,必须要喝奶,但是喝不了两口就睡了,基本喝奶不是因为饿,而是因为长期养成的习惯,不喝两口就不过瘾的感觉。

  但是断夜奶不是让你死硬着不给孩子喂,而是需要你先对每次夜奶做一个合理的判断,如果孩子真的饿了,还是要及时喂食,如果孩子只是习惯性的,那么就要趁早把习惯纠正过来。这样不仅可以还妈妈一个好睡眠,更是为孩子健康成长打好基础(良好的睡眠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而良好的睡眠首先需要是连续的,而非碎片式不停因为不好的习惯被打断)

  关于对夜奶的判断,和断夜奶的方法,一妈写过一篇文章发在公众号【诗遥一妈育儿】上小儿惊吓推拿手法式图,这里直接附在下面,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妈有线;断夜奶“是妈妈们在互助群里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问题。一妈刚好最近写书也写到了这个问题,就将断夜奶的所有问题和方法总结成了这篇文章,希望对妈妈们有所帮助。

  断夜奶是每个妈妈迫切的愿望。然而断夜奶对于有的孩子而言,水到渠成,对于有的孩子却不得不需要父母给出一些引导。

  在你准备解决这个问题之前,你可以先找个人帮你白天带带孩子,你抓紧补觉,好在夜间保持清醒的头脑。

  每次醒来都大口大口的猛吃?(真饿了)哭哭啼啼的把你的乳房当作了安抚奶嘴?塞到嘴里咂巴两口就继续入睡?(习惯性夜醒)

  吃奶时大口大口,吃的量很多,那么他真的饿了,你需要喂奶,并记录下他真的因为饿了而醒来的时间,观察孩子夜间消化周期。醒来后突发的尖声大哭,你需要检查孩子是否身体不舒服,或者夜惊,可以打开灯,让孩子完全醒来安抚情绪找出原因并解决。

  记住渐进式的减少干预,直至最终不干预!不要人为的去给孩子增加睡眠问题!你的任何行为都在训练孩子!

  如果你记录下来发现你的孩子多次夜醒中的某几次是真的饿了,咕咚咕咚猛吃,那你需要入手的则是考虑:

  没有其它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孩子白天喂奶间隔如果是4小时,夜间第一觉基本可以达到5-8个小时。

  如果孩子白天喂奶间隔已经拉开,夜间还是频繁醒来,就要考虑习惯性夜醒(参照方法1),或者睡眠环境需要调整(参考睡眠自查表)。

  如果孩子每次起来还是要喝奶,但是吃奶时长较短,那么试着延长每次喂奶时长,做到夜间每次喂奶孩子必须吃充足,并制定计划,将三次夜奶中间那次取消,不再喂他。那么孩子就会对你的行为作出回应调整,在2-3天迅速调整夜间吃奶的效率

  对于白天作息规律的孩子,白天喂奶间隔3小时以上,夜晚第一觉一般可以睡到4小时以上,但第二、第三觉可能会缩短喂2-3小时。

  如果你的孩子固定在1-3点中的某个时间点醒来吃奶,你可以尝试在23-24点主动给他喂顿迷糊奶,以此来保证他23点后的睡眠。

  这个方法比较困难,因为意味着孩子醒来哭闹要用别的方式去安抚他,等一会看,再考虑喂不喂奶,一般如果孩子醒来的时间点在4-6点,可以尝试用这种办法,推后喂奶时间,也可以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每天往后移动10-30分钟。

  方法四这两个方法都需要妈妈主动去调试,难度比较大,要求妈妈在夜间保持冷静耐心,需要调试好心情,休息好,在你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去尝试坚持。孩子的适应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一般3-7天就能看到效果,如果超过7天没看到效果,就要考虑下复盘原因和别的方法。

  《法伯睡眠宝典》里还介绍到一种方法:稀释法。第一个晚上用3/4的奶兑上1/4的水,然后每隔一两个晚上再稀释一点,逐渐变成一般水一半奶、1/4的奶+3/4的水、1/8的奶+7/8的水,以此类推,最后完全用水替代奶。此时意味着整个奶瓶里都是水,没有奶了,奶瓶扮演了奶嘴的角色,不提供任何营养物质需要消化,接下来只需在次日不再给孩子提供奶瓶即可。这时家长再做的就是帮孩子戒掉睡眠时吮吸奶嘴的习惯。如果孩子在稀释过程中拒绝进食,那就意味着他不饿,反而加快了戒除的速度。如果稀释法无效,法伯建议父母尝试“减次减量法”

  不思考,不引导,只知道用抱和塞奶来堵住孩子的嘴,禁止孩子哭,禁止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却不去真正思考分析一下孩子真实的需求。那么孩子一定会如你所愿,让你做个灭火队员,不停通过更多的哭,让你崩溃烦躁。

  ,并且把自己变成一个不需要孩子用哭声呼唤你,你可以提前预判孩子的需求,结合孩子的肢体表情等其它语言就提前满足孩子的需求,从更长远的角度来引导孩子的发展。

  孩子在适应新习惯的短暂几天的哭泣就会成为暂时,长期来看孩子的哭声才能更少,孩子会用别的语言与你沟通,孩子的需求都得以满足,他会变得知足愉悦并获得长期的真正稳定的安全感。你也不会变成灭火队员,疲于应付永远也解决不完的哭闹。

  因此,在你痛下决心准备帮孩子改变作息、改变哄睡方式、改变夜醒问题之前,请做好以上的心理准备,并且先给自己几天充分休息攒足精力和耐心,再多多去尝试。

  谨记:如果宝宝白天作息还很紊乱,没有建立起稳定的消化周期,先把白天进食间隔拉开,切割吃和睡的联系,把宝宝的作息梳理顺了是关键。

  微量元素对儿童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宝宝体内缺少一些必须的微量元素,那么对于宝宝的睡眠也会有直接的影响,这种情况对于宝宝来说,非常重要。

  宝宝缺钙不积极治疗很可能患上佝偻病,缺钙的宝宝夜间常常烦躁不安,还会出现多汗、枕秃、方颅、囟门闭合晚、肋骨串珠等等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小儿夜啼符,可能因一些疾病导致神经功能调节紊乱而造成小儿夜啼。另外,寄生虫病,如蛲虫病,夜晚蛲虫会爬到肛门口产卵,引起皮肤奇痒,宝宝会烦躁不安,啼哭不停。

  白天带宝宝到人多嘈杂的公共场所,很容易让宝宝受到惊吓,半夜三更会突然惊醒,哭闹不安,表情异常紧张,这大多是出于白天过于兴奋或者受到刺激的原因。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fu.yonana.cn/cj/2023/0220/13109.html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关于我们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扫码关注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3140号-1 
Copyright ©2019-2023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