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晚上哭闹 试试中医治疗

时间:2023-02-17 00:22 阅读: 评论: 作者:admin

宝宝晚上哭闹试试中医治疗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医院儿童脑病诊疗康复中心专家说,小儿夜啼可能是脾寒、心热、惊恐所致,中医治疗效果好

  几天前,在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医院儿童脑病诊疗康复中心门诊上,一位家长说他家的小孩走路老是容易摔跤。结果经详细检查,最终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专家指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组由遗传因素所致的原发性骨骼肌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的肌肉萎缩、肌无力及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

  通俗地讲,患儿行走缓慢,易跌倒,登楼上坡困难,下蹲或跌倒后起立费劲。站立时腰椎过度前凸,步行时挺腹和骨盆摆动呈“鸭步”样步态,仰卧起立时,必须先翻身与俯卧,以双手撑地再扶撑于双膝上小儿推拿简介怎么写,然后慢慢起立。有的表现为上肢近端及肩胛带肌无力,数年后逐渐累及骨盆带及下肢远端肌群,一般以胫骨前肌和腓骨肌无力和萎缩最为明显,少数可伴有面肌轻度无力,有些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脏损害,可因心脏传导阻滞而突然致死。一般发病年龄以2~10岁多见,在疾病早期患儿多有双足不能蹦离地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腓肠肌假性肥大(小腿肚肥大)。

  专家指出,虽然这种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采取对症疗法及一般支持疗法,包括应用维生素E、肌苷、加兰他敏、三磷腺苷、苯丙酸诺龙以及中药等,但是,适当的功能锻炼,进行各关节充分被动运动,针灸、推拿、按摩等均可延缓更严重的肌无力、肌萎缩和关节挛缩的发生。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医院儿童脑病诊疗康复中心曾诊治过一对患儿,弟兄两个均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曾服西药治疗无效,病情已发展到了行走困难阶段,经专家中药治疗后,目前已能行走。可见,推拿、按摩、康复训练相结合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疗效,以延缓病情的进展。

  有了宝宝本该是件幸福的事,可是,有些家长却被宝宝夜里哭闹不安折磨得夜不能睡、精疲力竭,非常痛苦。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医院儿童脑病诊疗康复中心专家说,宝宝白天能安静入睡,到了夜里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这在医学上叫小儿夜啼,是新生儿和婴儿常见的睡眠障碍。家长碰见宝宝晚上哭闹不休,常常手足无措,喂奶、把尿、按揉腹部等是父母们常用方法,但往往家长被折腾得筋疲力尽,效果也不好,有些老人会认为是鬼怪作祟,祈祷半天。其实,宝宝哭闹有很多原因,总的来说有“生理性哭闹”和“病理性哭闹”之分。

  生理性哭闹——生理性哭闹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孩子的生理需求引起的哭闹,孩子通过啼哭来表达要求或痛苦,比如饥饿、惊恐、尿布潮湿、排便前、衣被过冷或过热等均可引起啼哭。

  这个时候,如果喂以乳食、安抚亲昵、排便、更换潮湿尿布、调整衣被厚薄后,啼哭可很快停止,不属病态。如果孩子仍然哭闹不休,家长可以把宝宝的衣服都打开,注意有没有线头等勒住宝宝的手指、脚趾等情况,以前曾有勒住手指而出现截肢的报道,家长千万要注意。另外,还要注意衣服有没有尖锐的异物刺痛皮肤,或者内衣引起皮肤瘙痒的可能。

  当然,还有一部分宝宝白天和晚上睡眠颠倒,或者父母过于溺爱孩子,白天一哭就抱,不想让孩子哭一声,摇着、拍着让睡觉,结果白天睡多了,晚上就不睡,哭闹不休。这些不良的习惯,家长纠正一下就可以了。

  病理性哭闹——由于一些疾病引起的哭闹叫病理性哭闹。临床中最常见的有以下疾病,家长们可以对照着排除一下:

  1.佝偻病: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由于缺钙,导致神经系统过于兴奋,早期症状常有睡眠不安,易惊醒,易哭闹,多汗。

  2.腹痛:急性肠道炎症、消化不良、肠寄生虫等均可产生腹痛而使婴儿哭闹不安。哭声为阵发性,随腹痛出现而起,缓解而止。哭时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腹泻、拒按腹部,一摸即哭。要注意检查生殖器两侧及脐部有没有疝气。

  3.耳部问题:如果宝宝耳道有较多分泌物,引起耳道瘙痒、疼痛,也会出现哭闹不休。宝宝患急性中耳炎时,也会出现发热、哭闹等。

  4.脑部损伤:婴儿因颅压增高出现头痛、发热,哭声紧急、尖叫、音调高亢、持续时间短暂,囟门饱满,两眼无神,颈部强直,不愿抬头转头,四肢僵硬不灵活、甚至抽搐,应注意脑部疾病,如脑膜炎、颅内出血等。另外,脑瘫、脑炎恢复期的患儿也容易出现晚上睡眠不安,哭闹等。

  宝宝哭闹时,父母一定不要着急,仔细寻找哭闹原因,如果是生理性哭闹,根据情况自行祛除哭闹诱因即可,如果怀疑是病理性哭闹,需要到医院及时就诊。如果确认夜啼无直接病因,可采用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夜啼主要因脾寒、心热、惊恐所致。脾寒主要表现为:啼哭时哭声低弱,时哭时止,睡喜蜷曲,腹喜按摩。四肢欠温,吮乳无力,胃纳欠佳,大便溏薄,小便较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红,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心热主要表现为:啼哭时哭声较响,见灯尤甚,哭时面赤唇红,烦躁不宁,身体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指纹多紫。惊恐主要表现为:夜间突然啼哭,似见异物状,神情不安,惊惧,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哭声时高时低,时急时缓,舌苔正常,指纹色紫。夜啼需要辨证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乌药散、匀气散、导赤散、远志丸,等等。也可采用一些推拿方法:如惊恐者清肺金,揉印堂、太冲、内关;脾寒者补脾土,揉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心热者泻小肠,揉小天心、内关、神门。惊恐伤神者也可按摩百会、四神聪、脑门、风池(双),由轻到重,双手交替进行。患儿惊哭停止后,继续按摩2~3分钟。

  小乐乐吃奶可以,大小便也没有异常,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孩子就是哭闹不安,不爱睡觉,怎么哄也不行。有时好不容易哄睡着了,突然的关门声或咳嗽声就能把孩子惊醒了,孩子又开始哭闹不安。每次睡觉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每天睡觉时间少于10个小时。开始时家长认为孩子没吃饱,老人认为孩子天生就是爱闹人,所以就没太重视。

  再后来,小乐乐除了爱哭闹,还出现一些情况,头老是向后仰,胳膊和腿老是用劲,换尿布时下肢紧张,难以分开,整个身体都是硬邦邦的,尤其是孩子哭闹时更为明显。开始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长得硬朗、有劲小儿夜啼符,所以都没有在意。后来妈妈在和朋友们讲自己的烦恼时,有学医的朋友建议到医院检查检查,家长才抱孩子到医院就诊。

  通过查看患儿得知,小乐乐在妈妈肚子里时有肚脐绕颈的情况,妈妈在怀孕后期有胸闷的病史。现在孩子哭闹,容易惊颤,胳膊和腿硬直,肌张力增高,都是脑损伤的表现。肚脐绕颈、孕妇胸闷这些可能都是导致小乐乐在妈妈肚子里缺氧的原因。查头颅核磁,提示蛛网膜下腔增宽,额叶、枕叶可见异常信号影,提示缺氧缺血性脑病改变。安排了小乐乐住院康复干预治疗。住院后给小乐乐输营养神经的药物1个疗程,同时配合特色疗法推拿按摩及其他疗法,如气泡浴、漩涡浴、痉挛肌理疗等方法综合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了,患儿的哭闹明显减轻,睡眠也明显改善,夜间醒来喂奶后可很快入睡。患儿肌张力也明显改善。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医院儿童脑病诊疗康复中心专家提醒,孩子哭闹不能简单归结于缺钙,需要尽早查找原因。小乐乐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那么是不是哭闹的孩子都是脑损伤呢?也不尽然。那么孩子有哪些症状提示有脑损伤的表现呢?下面给大家简单列举一些症状,妈妈们可对照孩子的情况,如有可疑,尽早就诊。

  比如,在新生儿期不会吸吮或吸吮无力、拒乳,或表现为吸吮后疲劳无力,因进食少而发生体重不增加或增加缓慢。有的患儿出生后安静少动,哭声微弱或持续哭吵。有的患儿全身发硬,像小木偶,头背屈或头偏向一侧。而长到1~3个月时,还会出现紧握拳,拇指内收,不注意看人,面部表情淡漠,俯卧位不能抬头。4~5个月时,眼睛不灵活,不会追视物体,不注意看人,表情呆板,不会翻身,俯卧位抬头小于90°,不主动伸手抓物或只用一只手抓物。6个月后异常姿势明显,如手仍握拳,足尖着地,下肢交叉等,同时伴有明显的运动发育落后。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fu.yonana.cn/cj/2023/0217/11705.html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关于我们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扫码关注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3140号-1 
Copyright ©2019-2023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