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镇宅符箓自然也出不了此类,所以镇宅符也往往有真形的元素。真形符具有神像的特点,所以比较适合画得大些挂在墙上接受香火供奉,这样可以长久的维持符的效用。倘若画得小,佩戴在身,则反而有失正统。目前常说的天师符由于与真形符一脉相承,也同此理
我个人将此类称为诸将奉真登殿符。这是因为此类符具有统一的特点。开头最高处一般需要奉一位地位较高的神,比如玉皇,又或者雷祖,然后两边两侧排布将帅——就好像诸将迎圣真登殿然后一一入座一样。
右18,恰为三十六雷。有的人可能会问:三十六雷不是三十六元帅吗?是的,我们一般说三十六雷将就是指三十六位元帅,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实际上,三十六帅是为了凑得36,因此不同的门派实际上传承的三十六帅也不尽相同。例如岳元帅,显然是在宋之后才被归入三十六帅,而有的门派所传三十六雷就没有岳元帅。比如下图中三十六雷,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三十六雷传承小儿收惊符。当然,金光咒中的三十六雷隐名需另当别论。
即王帅,温琼即温帅小孩收魂符图片,殷郊即殷帅。此三处需要入许多秘讳,对各将帅进行香火宣召之外,往往还要造船送瘟,开井收捉,金井收煞等等。那么为什么这道镇宅大符需要用这三位元帅呢?
赵帅招财,马帅平安,王帅斩鬼,殷帅制煞,温帅治病,这是很常见的用法。赵帅为财神,与手下四位元帅并称五路财神,因此可以招财。马帅为南斗胜星化生,南斗注生,故而保平安。王帅刚猛,故而斩鬼,殷帅为地司主将,统领神煞,故而制煞。温帅驱瘟,故能去除病气。所以这三位元帅的作用就是辟邪,去病,制煞。这也基本上是这类镇宅大符的标配。
当然,五雷奉旨有些许不同,顶头奉玉皇,两侧有斜劈的斗星,偏向于镇宅驱邪,其中所召将帅也含括酆都将帅。
值得一提的是,此类镇宅大符在发展源流上大多融汇了民间普庵或元皇等派的内容,可见余印肃或元皇南蛇令等典型的民间法脉内容,由其为讳字填涂香火召将,故属于少见的多将帅型香火大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