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在其概念发展过程中,开始,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以及智力发展的限制,往往不能 从事物的本质属性来认识事物,掌握事物的概念。儿童虽然可以说出其一概念,但实际上并 不能真正理解。在儿童经验增长和智力发展的条件下,他们所掌握的概念才会逐渐深刻起来。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儿童掌握概念的类型可以概括为 8 种,它们反映了儿童概念深刻化的程 度。小学低.中、高年级儿童掌握各类概念的百分比见表 1。
“不能理解”和“原词造句”,表示儿童对某些概念还缺乏理解或只是形式的、笼统的 掌握。“具体实例”和“直观特征”,是指儿童从具体客体或其可以直接感知的外部特征去 掌握概念。“重要属性”、“实际功用”和“种属关系”,反映了儿童能够从客体非直觉的 内在属性以及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认识客体。“正确定义”则说明儿 童已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并能应用完整的定义形式掌握概念。
小学低年级儿童“不能理解”的概念较多,他们一般是应用“具体实例”、“直观特征” 等方式掌握概念的。相比之下,小学高年级儿童“不能理解”的概念较少,他们已逐渐能根 据“重要属性”、“实际功效”、“种属关系”等来掌握概念,同时,高年级儿童中“正确 定义”所占比例远远超出低年级儿童。至于中年级儿童,正处于概念掌握的过渡阶段。尽管 “具体实例”和“直观特征”在各年级都占有很显著的比例,但“正确定义”在整个小学阶 段迅速发展,所占比例随年级升高而明显增加。这表明,小学儿童所掌握的概念既具有明显 的具体形象性,又不断地增加了抽象概括性小儿收惊符。应该说。这是概念深刻化的具体表现。
儿童入学以后,概念在日益丰富。这体现在数概念、时间概念、美学概念、自我概念、 社会概念、幽默概念、性别概念、生活概念等各方面。这里,以儿童数学概念为例来说明儿 童概念发展的丰富化。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曾对我国儿童认数、数序和系列、数的组成、运算和运用、容积、 长度、交集等有关数字概念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从中看到儿童数字概念日益丰富的发展趋 势。他们研究了数与数量概念的发展。小学儿童(7~12 岁)的数和数量概念发展的总趋势, 其中又表现出三个不同的阶段:低年级(7~8 岁)初步形成三位以内整数概念系统,可以 逐步掌握三四位数;中年级(9~10 岁)儿童的整数、小数概念系统正处于巩固和形成的过 程中,基本上能够掌握万以上的整数;高年级(11~12 岁)儿童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 系统逐步趋向统一,除个别项目外,一般都能较好地掌握。
通过对数学概念发展所作的分析,能够看到小学儿童掌握概念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 程,是一个更新的过程。儿童不断地掌握新概念,不断地改造旧概念,使他们所掌握的概念 不断丰富,并且日益系统化。 三、儿童概念发展的系统化
儿童概念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概念本身的不断充实和改造上,而且表现在概念的系统掌 握上。儿童掌握的概念,不是各自孤立、互不相关的。任何一个概念,总是与其他有关概念 有一定区别,又有一定联系的。掌握有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也就是使掌握的概念系统 化。
儿童概念系统化的发展,必然表现出组合分析的结构。比如,三角形可以分为直角三角 形和非直角三角形,也可以分为等腰和不等腰三角形,等等。儿童解答应用题时也是如此。 他们将原有条件重新组合分析,然后组合列式。由于这种结构的发展,才使小学儿童在解答 应用题时概念系统更加完整和全面。表 3 反映了这种概念系统化的一个侧面。
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由于儿童掌握了丰富的数学概念,于是到中年级,有半数儿童 具有了三解的组合分析能力。这说明,在应用题的运算中,中高年级可以综合各种可能进行 全面的分析,真正找到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分主次地位的层次。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