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刚生下来时头部大小占整个身长的1/3,腿部和胳膊都很细小,肚子鼓,小脸由于被羊水浸泡有很多褶。健康的足月新生儿,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哭声洪亮,有吸吮、吞咽和拥抱反射。有的新生儿脸部容易长湿疹,有的鼻部会堆积黄色粟粒疹,有的皮肤容易出现干燥症状,特别是手、脚部位,这些都将会自然痊愈和消失。新生儿头发有的很茂密,有的没有头发。另外,出生3天以后,皮肤会渐渐出现黄染现象,这也十分普遍。
由于血液循环系统还不健全,新生儿的血液容易淤积于下肢,从而导 致其出现上半身发白、下半身发红的现象。特别是在躺下的时候,手脚容易发紫,如果抱起来,新生儿手脚的颜色便会恢复正常。
正常新生儿出生时体重为2500-4000克,女婴略轻。最初3个月每周增加200-250克,4-6个月每周增加150-180克,7~9个月每周增加90-120克,10-12个月每周增加60-90克。称量时应注意安全,用台秤较好
身高是指从头顶到足跟的距离。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平均身高为50厘米,女婴略矮,在47-53厘米。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
头围是指从前额到脑后最突起一周的长度,正常新生儿为33-35厘米,最初半年增长8厘米,后半年增长3厘米。用软尺从前额眉到脑后最突起点绕一周。头围过大或过小都要引起注意,有必要时可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异常情况(如脑积水、小头畸形等)。小孩满月时,平均可以增加2-3厘米。
胸围是指乳头下缘绕肩胛角下缘一周的距离,正常新生儿出生的胸围大约为32厘米,比头围小1-2厘米,至12个月时与头围相当。
容正常新生儿前囟门平软,斜径约为2.5厘米,如果出生后摸不到或有凹陷、饱满则为异常。后囟门在出生后3个月内闭合。
脐中央有一根乳白色的脐带,里面有两根动脉和一根静脉。胎儿出生前,它们分别负责输送氧气、血液、营养物质和废物,出生后用脐带夹夹住,剪断后慢慢干燥,不久后自然脱落。在这段时间里,应注意保持脐部清洁。
正常女婴出生后数天,有时会出现一些白色分泌物甚至少量出血,这是妊娠时对母亲内分泌的反应所致,通常数天后会自然消失。男婴刚出生时,几乎都是包茎,这是正常现象,不需要将包皮往回拉,也不需要做专门的清洗,更不必切割包皮。轻轻碰触阴囊时,会感觉到阴囊内有两颗丸
婴儿的腹部都有点儿像青蛙那样随呼吸起伏,吃奶后会微微隆起,胸部呈现圆锥形,肋骨呈水平状,呼吸主要靠腹肌和横膈膜
婴儿的舌头常固定在嘴的底部,而且可能附着在嘴底。这并不妨碍吸吮和摄食,遇到乳头他会很自然地吸吮,这个是先天反应。
有的婴儿出生不久就可以睁开眼睛,有的仍闭着眼睛,有的眼睑肿胀或鼓起小儿收惊符。这是由于产道挤压所致,肿胀在几天内就会消退。初生的婴儿视力很差,不能聚焦,不过他会慢慢调整,开始时应将所视物放在新生儿正前方20-30厘米处。不可忽视婴儿的分泌物,因为这可能是中度感染的征兆,叫作黏性眼,应及时找医生治疗,不要随便给新生儿使用眼药水或药膏。
男婴和女婴在出生时乳房都有肿大的现象,有时可能会有少量的乳汁产出,这是母亲激素作用于胎儿所致,稍后会自然恢复正常,不能给孩子挤奶头。
婴儿出生时,体表有不同程度的体毛,叫作胎毛。有些婴儿出生时有头上有一层浅浅的绒毛,而有些婴儿肩上到脊背都有一层浓浓的毛。这些情况都属于正常现象,浓毛很快都会褪掉治小儿夜哭符咒画法。
新生几体温一般在36℃-37℃,由于婴儿体温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其体温容易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产热大,亦容易散热,因此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在冬季。
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12个小时开始排便。胎便为墨绿色黏稠糊状物,这是胎儿在子宫中吞入羊水中的胎毛、胎脂、肠道分泌物而形成的大便。出生后2-3天内可以排净。人工喂养的婴儿排便为淡黄色或灰色,便中可有奶瓣,多为成形便。而母乳容易消化,母乳喂养儿每日排便3-7次,多为金黄色糊状物。有的婴儿则不同,经常2~3天或4-5天才排便一次,但粪便并不干结,仍呈软便或糊状便,排便时要用力屏气,面部涨红,这是母乳喂养儿常有的现象,俗称为“攒肚”。
新生儿一天的尿量很少,达10-30毫升,颜色微黄,不染尿布。在出生后36小时之内排尿属于正常。随着哺乳摄入的水分增多,尿量逐渐增加,每天可以达到10次以上,日总量可达100-300毫升,满月前后可达250-450毫升。婴儿尿的次数多,也是正常现象,不要因为婴儿尿多就减少给水量。尤其是夏季,如果喂水少,室温又高,婴儿容易出现脱水热。
新生儿期是人一生中睡眠最多的时期,每天可达16-17个小时,即新生儿一天70%的时间都在睡。其睡眠周期约45分钟,随着婴儿成长会逐渐延长。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