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批终身详解》是梁湘润老师于1988年时撰写的一本命理学重要著作,共702页,内容极为丰富,是指导命理实战的一本重要工具书,书中公布了大量实务论命的规则,表格。如什么是“休废格局”,什么是“弱不堪扶”,“六法冲克”怎么看,并用了大量实际案例来说明。这本书中特别介绍了“多视角论命”的具体做法。这一段时间以来,发现某些同道对此基本一无所知,也许其中也有“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对“多视角论命”提出不同、甚至反对意见。
现特将自己学习《细批终身详解》的笔记----梁师是如何论述“多视角论命”的部分公布,以正视听。现在传播渠道畅通,想掩盖什么恐怕是徒劳的。
需要指出的是,“多视角论命”,不是梁师的发明,更不是我的发明,古代命理经典早就对各个“视角”,如五行、干支、神煞、格局、大运、流年等等,分门别类做过详细介绍。而且我真想不通,某些人为什么要如此卖力地反对呢?如果真有朋友要反对“多视角论命”小儿化煞,先去反对《五行精纪》《三命通会》吧----明代的万育吾先生,南宋的廖中先生,拜托!你们怎么把命理学搞得如此复杂,怎么会弄出那么多系统来。。。。。。当然,这是一句玩笑的话。
之前,我以为“多视角论命”如此简单明了的道理,只要看过《三命通会》等古籍的朋友都会清楚,怎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分歧呢?现在看来,是我小看两岸禄命文化交流多年的隔绝了,确有为数不少的朋友没有看过梁师的《细批终身详解》这本书。
倒底要用多少规则,完全归属不定论的范围。可以采用一、两项,可以采三、五种。若以平均性的推理取舍,但谨守“用神、格局、刑冲、神煞”四项主流,就可以许为入式。(P12)
由于命学系统不一,简批细批,有各的推理主旨。在清代之时,这些差异,并不会有什么议论发生,因为那个年代,读书识字的人比较少,每人又能都习惯于自己的生活圈中。
然而,现代的教育极为普遍,论命已经难以仅仅只以一种系统而推论了。诸如调候、格局、日主强弱、六亲、神煞、纳音、冲刑、关煞、星盘等,尚有一些属于“似经非经”的“统计形式”。诸如子年卯时,申月寅时,这一类的不须要任何调候、格局等的推理,也有它可观的吉凶答案。
更有以“统计”建立于推理上,而又不是可关述推理的“统计吉凶”。诸如“两丙两庚俱寿促,两壬两辛两父母”;春分卯时,秋分酉时,骨肉分离。。。。。关煞大全对照表。 这些文不见宗师之口的“统计”,却是是显然不可不留意之文句。(P12—16)
批一组干支的大运喜忌,在思考衡量的过程,绝不比看一个八字的喜忌,来得轻松简易。批大运的深度,与衡量八字本身之深度,二者是成一种绝对“正比”。八字上看得出“多元次”的喜忌,批大运就可以兼顾“多元次”的层次。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