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安南坝自然保护区的荒漠里,动物专家们在每一个小水池边都架设了红外雷达相机,就为了等一种只在荒漠里生存的珍稀动物,顺带拍一下别的动物。
今年4月初,专家们终于等到了一幅珍贵的画面,三头成年野骆驼带着骆驼宝宝在水池边悠哉喝水,这画面一出,立刻登上了新闻。
为什么这野骆驼宝宝,只是出门喝个水都能上头条?它与我们平时见到的骆驼相比,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呢?
提到骆驼,很多人脑子里面立马浮现了在沙漠景区常见的骆驼,它们外表看起来憨态可掬,让人感到平易近人,想上前摸一把。但今天要讲的野骆驼,可不是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常见的骆驼。
我们平时遇到的骆驼是家养骆驼,与野骆驼有一定的区别。这些区别体现在生活环境、体积外貌,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
由于野骆驼天生就在沙漠、荒野这样的恶劣环境里生活,因此它们需要面临的困难要比家养骆驼更多。在漫长的野外生活里,野骆驼体型上要比家养骆驼更小,力气更为强壮,脾气也更具有攻击性,并且驼峰要比家骆驼更小更尖一些。
野骆驼有很强的警惕心,遇到陌生人会采取明显的攻击或逃跑的姿势,这与家养骆驼大大相反,家骆驼会更温顺,听从人的指示。
在寿命上,这两种骆驼倒是区别不大,都能活到三四十年,只是野骆驼会遇上的危险更多,平均寿命要稍微短一点。
野骆驼宝宝只是喝个水,就引起了一场热烈讨论,它到底有什么魅力呢?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现在的野骆驼,比野生大熊猫都更稀少。
野骆驼一般生存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环境,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和蒙古西部,比如我国的甘肃、新疆一带的戈壁荒漠地区。这里夏天酷热,冬季严寒,干旱少雨,地表温度低的时候接近-30°,高的时候又能达到极限70°,环境非常极端。
为了能够生存下去,野骆驼能喝下其它动物不喝的咸水,也能把坚硬带刺的盐生植物当成美味佳肴,已经进化出了能完全适应极端环境的身体,但就算是这样,也避免不了它们数量减少的现状。
首先,从繁殖的角度来看,野骆驼的自然孕期非常长,生产数量也比较少,小驼羔出生之后的存活率也不算高。
野骆驼的繁殖期处于1-3月,雄性要想获得交配权,就必须经历残酷的战斗。雌性每两年繁殖一次小儿聪慧符,怀孕期长达400天,每胎大约1-2仔,一般多为1仔。生下来的幼仔也很脆弱,需要跟在母亲身边3-5年,在这期间也很容易成为天敌的捕猎目标。
在繁殖期间,野骆驼很容易受到惊吓。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它会躲避得远远的,甚至会抛下自己的孩子。而那些野骆驼宝宝体弱无法追逐,最终难免会落下群体而被饿死或是被吃掉。
最重要的,还是人类的原因。过去科技水平有限,无人区里的野骆驼最多就是偶尔被附近当地人捕猎,但后来有了汽车等高科技产品,偷猎者能轻易进入无人的荒漠戈壁,野骆驼也难逃被大肆偷猎的命运。
除了偷猎以外,人类在戈壁进行矿业或其他资源开发、铺设公路铁轨,都人为切割了野骆驼的栖息地,阻断了它们一直以来迁徙的固定路线,也对它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干扰。
除了人为,还有天敌的猎杀也是导致骆驼数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在这样险峻的环境下,能够猎杀它们的动物少之又少,但西北地区的狼依然是它们最大的天敌。
当天敌的种群数量没有太大变化的时候,数量已经减少了的野骆驼种群,很有可能出现“生的不如被吃的多”这种情况,造成数量进一步下降。
野骆驼生活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非常大。荒漠里的水资源虽然匮乏,但都在一个固定区域,因此野骆驼需要记住每一个水资源的地点。
通过漫长的演化过程,野骆驼将这样的水源位置和信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久而久之,它们按照固定的道路行走,便形成了“驼道”。这样的驼道不仅是给后代带来生命保障,也给人类探索荒漠带来极大的帮助。
另外,野骆驼的生活习性给科学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科学家们看来,野骆驼有着耐渴的能力、体温可在30-40度之间调整、血糖浓度要比其他动物更高却没有糖尿病的症状、有着较高的盐摄入量;、自身有解毒能力因此可以吃别的动物不敢吃的植物......
一些科学家认为,如果能够了解野骆驼的基因,就能了解它们是如何做到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而这将会有利于人类的一些疾病治疗。
后来经过调研,科学家们的确发现了野骆驼身上的一种特殊基因,可以让它面对众多疾病或是其他状况而泰然自若。科学家们也利用这份基因进行调研,开发出了纳米抗体。这种抗体十分稳定,且强力有效,成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方式。
现在全世界的野骆驼数量只剩下不到1000峰,其中差不多700峰都生活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库姆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地区,这次拍到小驼羔喝水的甘肃安南坝自然保护区,就属于库姆塔格沙漠周边。
库姆塔格沙漠的平均年降水量只有30毫米,而野骆驼国家级保护区处在这样的地区,水源紧张成为骆驼及其他动物生存的最大难题。
为了不让野生动物因缺水而出现伤亡,保护区在失去了自然水源的荒漠中修建了多个人工饮水池。通过地埋管子,从48公里以外的河流进行引水,而这一措施引得了众多野生动物前来饮水。
考虑到这里的野生动物早就已经习惯以天然的咸水为生,设置了两个淡水区和四个咸水区,同时在周围种植了一些植被供不同动物食用。
在饮水池修建好之后,除了我们的主角野骆驼以外,还有藏野驴、貂狼、鹅喉羚等当地的野生动物都聚集到这里喝水,也方便了动物保护工作者的观察。
同时,每年都会有不少不法分子试图穿过无人区,捕猎动物或是挑战自然,给这个无人地区带来一些骚乱。
所以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除了在保护区巡护以外,也会在卡点劝说一些非法闯进来的游客返回,轻则劝说,重则用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因为野骆驼总是会沿着固定的“驼道”进行觅食、寻水和生存繁衍,不守规矩的人闯进无人区,会让自己陷入危险不说,还会惊扰到这里的野生动物,可能一次惊吓就会让一个野骆驼群放弃一直沿用的“驼道”,严重影响它们的自然生态。
在保护野骆驼物种这条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不只是野骆驼,还有很多其他物种也是值得我们去重视的。虽然说这一策略为野骆驼和严酷的沙漠生态系统中的人类居民带来了好处,但总是可以做得更多。
参考文献: 【1】星球上的科学 为什么没动物捕杀骆驼,是生长环境没捕食动物,还是其他原因? 【2】个人图书馆 偶蹄动物之美——野骆驼对科学家的启示 【3】骆驼奶常识科普 野生骆驼和人工饲养的骆驼有什么区别 【4】荔枝网 “补水”“救护”“免打扰”…… 这片栖息地很“舒适” 【5】新华网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繁殖期严禁旅游探险 【6】爱学术 高丽君;谢正君 罗布泊野骆驼主要分布区域及种群变化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