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白天不哭闹, 嬉戏如常, 夜深人静时就高声哭闹, 到白天又恢复平静。身体检查又发现不了疾病, 这就是小儿夜啼证, 诊断并不困难。
【方药组成】 茯神6克 炒白芍4克 钩藤4克 当归3克川芎1.5克 炙甘草1.5克 木香0.5克 大枣1枚
【制用方法】 上药加水共煎, 煮沸10分钟, 滤取药液; 药渣加水再煮沸20分钟, 滤取药液。合并2次药液, 分早、晚2次温服, 每日1剂。
【功效主治】 养血安神, 健脾定惊。主治小儿夜啼证, 伴见面色黄白、手腹俱冷、不思吮乳、曲腰不伸, 属于脾虚型患儿。
【医师嘱咐】 因为婴幼儿不会讲话, 所以当小儿啼哭时应仔细查明原因。小儿寂寞, 想让大人逗着玩, 要啼哭; 小儿饥饿,想吃奶,要啼哭; 身体不舒服, 有痛苦, 也要啼哭; 尿湿了褥子, 屁股下湿冷难受, 都会啼哭。这时家长应该细心观察, 寻找小儿啼哭的原因, 不可麻痹大意。如果是因为疾病引起的小儿啼哭, 应该迅速请医生治疗。尤其是平常不爱哭的小儿突然啼哭不止, 更应该引起注意。如果不是疾病引起的, 而是白天如常, 夜间哭闹, 反复如此, 就该改变小儿的生活习惯, 白天让婴儿少睡觉, 逐渐改为夜里睡觉。夜晚不要逗引小儿玩耍, 以免使得小儿夜晚精神兴奋, 不愿睡觉, 顽皮啼哭。
【制用方法】 上药加水共煎, 煮沸10分钟, 滤取药液; 药渣加水再煎, 煮沸20分钟, 滤取药液。合并2次药液, 分早、晚2次温服, 每日1剂。
【功效主治】 养阴, 清热,利尿。主治小儿夜啼证, 伴见面 赤唇红、手腹俱热、小便不利、烦躁不安,属于心经热盛者。
【制用方法】上药加水共煎,煮沸10分钟,滤取药液;药渣加水再煎,煮沸20分钟,滤取药液。合并2次药液,分6次2 日内喝完。
【制用方法】将蝉蜕去除头小儿夜哭符咒、足,只用尾部,研成细末,每 次0.6克,用薄荷2克煎汤调下,每日2次。
【制用方法】 将地龙冲洗干净, 加水煮沸30分钟, 加入白糖调味,滤取药液。分早小儿夜啼符、晚2次温服, 每日1剂, 连服3~5日。
【制用方法】 将上药点燃烧灰, 晚上临睡前取灯心草灰少许抹在乳头上, 令小儿吮吸张天师最厉害的符咒。再抹再吮, 连续4~6次。
【制用方法】 先将灯心草烧灰, 然后与朱砂共研极细, 于晚上睡前取少许药面抹于乳头, 令患儿吮服, 再吮再抹, 反复3~5次。
【制用方法】上药研为细末。用温开水调和,敷于两足心涌 泉穴,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敷2~3日。
【医师嘱咐】此为外敷方,减去了服药的痛苦,简便易行,副作用小,病家容易接受,可配合其他方法使用。如果出现药物 过敏,皮肤有丘疹者,应暂停外敷。
【制用方法】将茶叶研为细末,白酒调和,敷于患儿脐部, 上用纱布敷料覆盖,再用绷带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
【制用方法】 上药研末, 用米饭少许调和作饼, 敷于脐部,上覆纱布敷料,绷带包扎固定, 每日换药1次。
【制用方法】 将栀子研成细末,与小麦面粉混合,用白酒调和,做成2个小饼,分别贴敷于双手桡动脉搏动处,24小时除去,连用3日。
【制用方法】将葱白洗净,切碎,然后与食盐一起捣烂,放锅内炒热,装入布袋,热熨脐腹,药袋冷则更换,每次15~20 分钟, 每晚1次。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