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行在小儿夜啼后书:“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读一遍,一觉睡到大天光。”再将此纸贴于街市。这其实是一种禳解法。作者认为小儿夜哭多是里寒气滞证,予息痛汤治疗有桴鼓之效。
贾××,男,20天。1992年3月7日诊。患儿逢夜必哭,声急厉不辍,翌日晓入睡,腹胀便清稀15天,诸药鲜效。诊:脉纹青紫,苔白。为里寒气滞腹痛。治当温里散塞,理气止痛。投上方3ml/次,4次/日,一剂而愈。
婴幼儿娇嫩之躯,抗病力弱,不任外邪侵袭。今寒邪入里凝滞肠道,阳气受阻,气机失畅,故出现腹痛腹胀、大便清稀、指纹青紫、苔白的里寒气滞症状小儿夜啼符。寒为阴邪,夜间值阴气旺盛,正好邪得其助,故每至夜间发病。《古今医统》云:“小儿腹痛之病,诚为急切,凡初生二、三月及一周之内,多有腹痛之患。无故啼哭不已,或夜间啼哭之甚,多是腹痛之故,大都不外寒热二因。”上方吴茱萸温里散寒,木香、乌药、青皮、白芍、甘草理气缓急止痛。药切病机,吾经年累用,确有桴鼓之效。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张天师治小儿夜啼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