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医妙招解决宝宝夜间频啼

时间:2023-03-07 22:19 阅读: 评论: 作者:admin

【收藏】中医妙招解决宝宝夜间频啼

  夜啼是指小儿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的一类临床症状。大多数夜啼为非疾病因素引起,如小儿夜间哺食不足或过食,环境及衣被过冷或过热等不适导致的生理性啼哭,但仍应警惕由于某一些疾病引起的夜间啼哭不止。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要,对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有重要意义,而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较为频繁的夜啼可能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对于小儿夜啼,中医早有论述,《保婴撮要·夜啼》记载:“夜啼有二:曰脾寒,曰心热。”《幼幼集成·夜啼证治》记载:“小儿夜啼有数证:有脏寒、有心热、有神不安、有拗哭,此中寒热不同,切宜详辨。”由此可见,小儿夜啼的发生多因脾寒、心热、惊恐所致,即寒痛、热烦、神不安。

  此多因母亲过食寒凉生冷,遗寒于小儿;或因调护失宜,腹部中寒,以致寒邪内侵,凝滞气机,不通则痛,因痛而啼。临床可用理中汤、参苓白术散、保和丸等化裁。

  小儿胎热或外感余热未清,热扰胸膈,白天小儿活动较多,阳浮于外,热得以宣泄,夜间阴盛,阳不能也常表现为热证。临床可以灯芯草、连翘、生地黄、淡竹叶、天麻、钩藤、夜交藤、百合、五味子、蝉蜕等中药清心除烦、安神止啼治疗。

  小儿脏腑娇嫩,肝常有余,脾气不足,每遇惊吓,惊惕不安,则发夜啼。治疗当定惊止啼、护脾和中,临床可以白芍、僵蚕、钩藤、蝉蜕等平肝定惊止啼,同时顾护脾胃之气,以免损耗正气。

  小儿“脏腑娇嫩”,冷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脾胃容易受损。脾胃运化失常,胃失和降,“胃不和则卧不安”。临床以四君子汤配合蝉蜕、钩藤、炒三仙等健脾和胃、和肝止啼。

  小儿忽受惊恐,惊恐伤神,则胆怯神惊,发为夜啼。治疗上“从胆论治”,壮其胆气,以安五脏。临证予小柴胡汤和温胆汤等化裁。

  小儿推拿是一种绿色自然疗法,通过手法刺激小儿特定穴位,调动和激发小儿自身调节能力以纠正小儿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其操作手法轻快柔易被小儿及家长接受。小儿推拿治疗夜啼以宁心安神类推拿手法为主,如揉小天心、掐五指节、清天河水,并配合捏脊、摩腹等手法。

  治疗小儿夜啼,多以中药内服配合外治法,而对于服药困难、依从性差的患儿,还可单独使用外治法,因外治法操作简便,对于小儿引起的痛苦或不适感较少,容易为患儿接受。

  好啦,说了这么多专业术语,家长们不要头晕哦,有困扰的话要及时就医。当然啦,日常调护也很重要哦,如脾胃有虚寒的孩子,平时可以适当多吃些温胃的食物,同时配合捏脊、摩腹等按摩手法,温脾散寒、健脾和胃;爸爸妈妈在平时看护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避免让孩子受到惊吓;孩子晚上睡觉时,要把灯关好,不要通宵开灯,开着灯睡眠,很容易引起大脑内部内分泌的紊乱,如果长期开着灯睡觉,容易引起孩子夜卧不宁;小孩晚上哭闹时,除给予安抚外,可以用揉百会小儿夜啼符,揉印堂穴、风池穴,捏脊等方法,让孩子安宁下来;有的孩子啼哭,要分别清楚,是尿床了还是想喝奶了,大人要做得细心。小儿哭闹的十大原因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fu.yonana.cn/cj/2023/0307/14812.html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关于我们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扫码关注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3140号-1 51La
Copyright ©2019-2023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