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也许很多人对这种治疗方式感到陌生,但古文却早有相关记载:“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之顶,乃止,未愈更引之”,它又称“小儿按摩”,是中医推拿的一个分支,是医生经由辩证,运用手法,在小儿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作推拿,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功能,预防和治疗小儿常见病的一个治疗方式。
中医认为,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尤以脾肺为甚(西医称免疫力不足),肺脏娇嫩,受寒受冻后很容易感冒、发热、咳嗽,脾胃功能不全,一旦喂养不当(不节或不洁)便出现腹泻、呕吐、厌食、便秘等,小儿推拿就是通过穴位、手法促进经络气血的运行,激发调动小儿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使这些脏腑良性地运转。
因小儿推拿的手法讲究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无疼痛或轻疼痛,一般情况下孩子不会抵触,容易接受,当然,不排除有较小的宝宝由于皮肤娇嫩,对实施手法时的介质(酒精、姜汁等)有所抵抗。又因其非药物性、无副作用容易为家长所接受,《幼科铁镜》中甚至有以推拿代药赋的记载:“推三关,可代肉桂、麻黄;退六腑,替代滑石、羚羊角”。在常规治疗后加一个小儿推拿,小孩疾病症状的改善明显比未加要快,疗程也明显缩短,甚至精神、胃口、睡眠都会改善,长期坚持做的孩子甚至抵抗力有所提高,害病次数减少。
小儿推拿主要针对的小儿常见的感冒、发热小儿夜啼符、咳嗽、腹泻、便秘等疾病,治疗疗程一般需要3至7天(发热1至2天可见效),甚至更长。家长们不能盲目、也不要过于急躁,季节转换之际,一些疾病的小魔爪悄然伸向可爱的孩子们的时候,科学的治疗——小儿推拿就是孩子的那面天然的保护墙。小儿夜哭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