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家的孩子过满月时,来了好多朋友。结果晚上孩子就开始哭闹,弄得一家人都没睡好。萌萌的婆婆让萌萌赶紧去给孩子烧烧纸、再“叫叫魂”,孩子晚上就能睡得安稳了。萌萌不信婆婆这一套,但拗不过婆婆一整天在耳旁叨叨,就下去烧了几张纸钱。到了晚上,萌萌家的娃一晚上也没哭。不信鬼神的萌萌这下也蒙圈了:烧烧纸真的灵验?孩子咋就不哭了?
正好萌萌的闺蜜是一名儿科医生,萌萌就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闺蜜。闺蜜笑着调侃说:“亏你还是大学生,还真的信这些鬼神说?”
萌萌的闺蜜告诉她,孩子哭闹可能确实是因为白天受了惊吓,可孩子第二天晚上不哭了,可跟烧纸没有半毛钱关系,这只是“凑巧”罢了。头一晚孩子受到惊吓晚上折腾了一夜,第二天白天孩子也会累,所以第二天变得安静。到了晚上,在妈妈的陪伴下,孩子的情绪平复下来,自然就不会再哭闹了。而白天烧纸和晚上孩子安静了,正好赶上了,所以很多人就会误以为“烧纸真的管用了。”还有人会误以为这种方式真的奏效,以后孩子再受到惊吓,还会采用这种“土办法”。
烧纸就能驱赶“不好的东西”只是人们一种美好的期许,实际上并不能真的缓解孩子的惊吓,有时候可能还会因为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而让孩子的病情加重。新生宝宝刚来到这个世界,对外界的声响和景物、人物都不熟悉,所以可能很小的一个响动、很平常的一个物件也会让TA感到害怕。而宝妈要做的就是,当娃受到外界惊吓时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来抗击,而不是相信所谓的“土方法”。
孩子受到外界的刺激,情绪会突然变得不稳,此时宝妈要放下其他工作,尽快来到宝宝身边,对TA进行安抚。如可抱起来轻轻的拍打摇晃、轻轻哼唱孩子熟悉的歌曲、注视着宝宝温柔的说“没事、没事”……这些及时的安慰,会让宝宝迅速从这种惊慌的情绪中“跳”出来,在妈妈的轻抚和语言安慰中,宝宝一般会忘记刚才遭遇的“惊吓”。
当宝宝受到惊吓后,宝妈要减少自己的家务,把充裕的时间都留给TA,这样孩子“脆弱的心”会获得情感上的安抚。另外孩子在这种“恐惧”的情绪笼罩下,最愿意看见自己熟悉的人,所以有妈妈在身旁陪伴,孩子哭闹的频率会大大降低。
尤其是只由老人照看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夜里频繁哭闹的情况,妈妈不在身边,宝宝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也会通过哭闹向外界表示抗议小儿夜啼符。
孩子被外界影响导致频繁哭闹时,宝妈尽量不要带孩子外出,尤其是去陌生的地方,见不认识的人,这些行为都会加重宝宝的焦虑和不安。宝妈最好让宝宝待在TA熟悉的地方,如家中、楼下的花园里,孩子在这些熟悉的场景里,更易获得平静。
宝宝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糟心事”,对于新生宝宝来说,最糟心的就是经常被外界的人和物“打扰”。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宝宝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个世界的嘈杂,所以在6个月前时常被吓到,也是很正常的,排除疾病的原因,宝妈们只需要要做好宝宝的守护神、在TA需要时能够时刻陪伴在身旁就好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