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用中成药汇总

时间:2022-12-04 09:28 阅读: 评论: 作者:admin

小儿常用中成药汇总

  小儿常用中成药汇总  风热感冒 小儿宝泰康颗粒 【成份】连翘、竹叶柴胡、生地黄、玄参、蒲公英、桑叶、浙贝母、马蓝、滇紫草、桔梗、莱菔子、甘草。辅料为蔗糖、淀粉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止咳化痰。用于小儿风热外感,证见:发热、流涕、咳嗽。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1 岁以下每次 2.6 克,1 岁至 3 岁每次 4 克,3 岁至 12 岁每次8 克,一日 3 次。 安儿宁颗粒 【成份】天竺黄、红花、人工牛黄、岩白菜、甘草、高山辣根菜、短管兔耳草、白檀香、唐古特乌头、蔗糖。 【功能主治】清热祛风,化痰止咳。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咳嗽有痰,发热咽痛,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

  小儿常用中成药汇总  风热感冒 小儿宝泰康颗粒 【成份】连翘、竹叶柴胡、生地黄、玄参、蒲公英、桑叶、浙贝母、马蓝、滇紫草、桔梗、莱菔子、甘草。辅料为蔗糖、淀粉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止咳化痰。用于小儿风热外感,证见:发热、流涕、咳嗽。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1 岁以下每次 2.6 克,1 岁至 3 岁每次 4 克,3 岁至 12 岁每次8 克,一日 3 次。 安儿宁颗粒 【成份】天竺黄、红花、人工牛黄、岩白菜、甘草、高山辣根菜、短管兔耳草、白檀香、唐古特乌头、蔗糖。 【功能主治】清热祛风,化痰止咳。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咳嗽有痰,发热咽痛,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 1.5g,一至五岁一次 3g,五岁以上一次 6g,一日 3次。 桑菊感冒颗粒(伍豪) 【主要成份】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苦杏仁、桔梗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1-2 袋,一日 2-3 次。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 4.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成份】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栀子(炒),大黄,青蒿,赤芍,槟榔,厚朴,黄芩,半夏、柴胡、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导滞。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挟滞证,症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肿痛,纳呆口渴,脘腹胀满,便秘或大便酸臭,溲黄。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6 个月-1 岁:一次 1-2g;1-3 岁:一次 2-3g;4-6 岁:一次 3-4g;7-9 岁:一次 4-5g;10 岁以上:一次 6g;一日 3 次。 黄栀花口服液: 【成份】黄芩、金银花、大黄、栀子 【功能主治】清肺泻热。用于小儿外感热证,症见:发热、头痛、咽赤肿痛、心烦、口渴、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见有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饭后服,二岁半至三岁一次 5 毫升,四岁至六岁一次 10 毫升,七岁至十岁一次 15 毫升,十一岁以上一次 20 毫升,一日 2 次。疗程 3 天。 苦甘颗粒 【成份】麻黄、薄荷、蝉蜕、金银花、黄芩、苦杏仁、桔梗、浙贝母、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风热感冒及风温肺热引起的恶风、发热、头痛、咽痛、咳嗽、咳痰、气喘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 8 克,一日 3 次。 【禁忌】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服。 复方西羚解毒片 【成份】金银花 100g,连翘 100g,桔梗 100g,荆芥穗 100g,牛蒡子(炒)100g,甘草 100g,淡竹叶 100g,薄荷脑 0.5g,薄荷油 0.5ml,淡豆豉 100g,羚羊角 1g,水牛角浓缩粉 2g,冰片 5g。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咳嗽音哑,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 4 片,日 3 次。 【注意事项】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风寒感冒 感冒清热颗粒 【成份】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2 次。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风热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红肿热痛,咳吐黄痰。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 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 999 感冒灵 【成份】三叉苦 491g,金盏银盘 327g,野菊花 246g,岗梅 736g,咖啡因 0.4g,对乙酰氨基酚 20g,扑尔敏 0.4g,薄荷油 0.2ml。 【功能主治】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高血压、 心脏病 、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溃疡患者、膀胱颈梗阻、幽门十二指肠梗阻、 甲状腺机能亢进 、青光眼以及前列腺肥大等患者慎用。 5.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 流行性感冒 连花清瘟胶囊 【成份】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辅料为:淀粉。 【功能主治】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 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4 粒,一日 3 次。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 气虚感冒 辛芩颗粒 【成份】细辛、黄芩、荆芥、白芷、桂枝、苍耳子、石菖蒲、黄芪、白术、防风。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祛风通窍,用于肺气不足、风邪外袭所致的鼻痒、喷嚏、流清涕,易感冒;过敏性鼻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20 日为一个疗程。 【药理作用】主要有抑制过敏反应和抗组胺作用。 例如: 1、鼻鼽:症见鼻窍不通,鼻流浊涕,头昏脑胀等,西医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 2、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鼻流浊涕等症,西医诊断为感冒、流行性感冒等。 3、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及儿童哮喘亦有较好疗效。 玉屏风颗粒 【 成份】黄芪、白术(炒)、防风。辅料为糊精、甘露醇、矫味剂、粘合剂。 【 功能主治】 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皓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 5 克,一日 3 次。 【 注意事项】1.忌油腻食物。 2.本品宜饭前服用。 3.小儿、孕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二周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 暑湿感冒 藿香正气水 【成份】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辅料为干姜汁、药用乙醇。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半支(5 毫升)~1 支(10 毫升),一日 2 次,用时摇匀。 【注意事项】1.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2.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 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 吐泻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 感冒咽痛 小儿金翘颗粒: 【成份】金银花、连翘、葛根、大青叶、山豆根、柴胡、甘草。辅料为蔗糖。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用于风热袭肺所致乳蛾,证见:恶寒发热,咽部红肿疼痛,吞咽时加剧,咽干灼热,喉核红肿;小儿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五岁至七岁一次 7.5g,一日 3 次;八岁至十岁一次 7.5g,一日 4次;十一岁至十四岁一次 10g,一日 3 次。五岁以下小儿遵医嘱。 小儿咽扁颗粒 【主要成份】金银花、射干、金果榄、桔梗、玄参、麦冬、牛黄、冰 片。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解毒止痛。用于肺实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痰盛,咽炎。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岁至二岁一次 4 克,一日 2 次;三岁至五岁一次 4 克,一日 3次;六岁至十四岁一次 8 克,一日 2~3 次。 【禁 忌】糖尿病患儿禁服。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婴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急性喉炎不适用,症见咳嗽伴有犬鸣声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4.风寒袭肺咳嗽不适用,症见发热恶寒、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等。 5.脾虚易腹泻者慎服。 芩翘口服液: 【成份】黄芩 连翘 荆芥 野菊花 玄参 水牛角 大黄(酒炙) 皂角刺 蜂房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用于急喉痹(急性咽炎)、风热乳蛾(急性充血性扁桃体炎)属内有郁热、外感风邪证者,症见:咽痛或吞咽痛,咽干灼热,口渴多饮、咳嗽,痰黄,便干,尿黄,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有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20ml,一日 3 次。急喉痹(急性咽炎)者,5 天为一疗程,风热乳蛾(急性充血性扁桃体炎)者,7 天为一疗程。  感冒发热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 : 【成份】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黄芩、白芍、蝉蜕。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清里退热。用于小儿外感发热。症见:发热,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溲黄,便干等。 【规格】每袋装 4g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1 岁以内,每次 2g;1-3 岁,每次 4g;4-6 岁每次 6g;7-14 岁每次 8g;一日 4 次,3 天为一个疗程。 羚羊角颗粒 【成份】羚羊角。 【功能主治】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于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瘟毒发斑,痈疮疖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5g,一日 2 次,小儿酌减。  清热解毒 金莲清热泡腾片 【成份】金莲花、大青叶,石膏、知母、地黄、玄参,苦杏仁(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生津,止咳祛痰口主治外感热证。症见高热、口渴、咽干.咽痛.咳嗽、痰稠,亦适用于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见有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加热水适量,泡腾溶解后口服,成人一次 2 片,一日 4 次,高烧时每四小时服 1 次;小儿 1 岁以下每次 1 片,一日 3 次,高烧时每日 4 次;1-15 岁每次1-2 片,一日 4 次,高烧时每四小时 1 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虚寒泄泻者不宜服用。 银柴口服液: 【 成份】柴胡、金银花、黄芩、葛根、荆芥、青蒿、连翘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止渴。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外感内热症,症见:发烧恶风,头痛,咽痛,汗出,鼻塞流涕,咳嗽,舌边尖红,苔薄黄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1 瓶,一日 3 次,连服 3 天。 【不良反应】偶有腹泻。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宜温服 清开灵颗粒 【成份】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用于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所致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等症属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3~6g(一次 1~2 袋),一日 2~3 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热炎宁颗粒 【成份】蒲公英、虎杖、北败酱、半枝莲。辅料为:糊精、甜菊糖。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内郁化火所致的风热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苦咽干,咳嗽痰黄,尿黄便结;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 1~2 袋,一日 2~4 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发热体温超过 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6.服药 3 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发热体温超过 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 3 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小儿夜啼符。 四季抗病毒合剂 【成份】鱼腥草、桔梗、桑叶、连翘、荆芥、薄荷、紫苏叶、苦杏仁、芦根、菊花、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退热。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流感等病毒性感染疾患,症见头痛,发热,流涕,咳嗽等。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 10~20 毫升,一日 3 次;小儿 2~5 岁一次 5 毫升,5~7 岁一次 5~10 毫升,一日 3 次。 【不良反应】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发热体温超过 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5.服药 3 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成份】蒲公英 板蓝根 苦地丁 黄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10ml,一日 3 次。如有沉淀,摇匀后服用。 】 【药理毒理】本品对大肠杆菌和脆弱类杆菌所致小鼠皮下混合感染的脓肿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脆弱类杆菌腹腔注射所致小鼠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伤寒菌苗所致家兔体温升高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穿王消炎片 【成份】穿心莲、了哥王。 【功能主治】消炎解毒。用于痰热咳喘,腹痛,以及急慢性扁桃腺炎、咽喉炎、肺炎,急性肠胃炎、急性菌痢见以上症状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4 片,一日 3 次。 复方双花片 【成份】金银花、连翘、穿心莲、板蓝根。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风热外感、风热乳...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fu.yonana.cn/cj/2022/1204/7387.html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关于我们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扫码关注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3140号-1 
Copyright ©2019-2023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