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种常用宝宝中成药推荐 指导专家: 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佘继林 当宝宝生病时, 妈妈们经常会想到用中药, 一些常用的中药, 都适合于什么情况的宝宝呢?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吧! A、 止咳药 咳嗽是感冒、 哮喘的伴随症状。 当宝宝咳嗽时, 宝宝睡不好觉, 有时还容易因咳嗽而呕吐, 咳嗽严重时还会出现喘憋。 1、 儿童清肺口服液 主要成份: 苏叶、 麻黄、 贝母、 青礞石 剂型规格: 每支 10ml 服用方法: 一次 2 支小儿夜啼哭怎么回事, 6 岁以下一次 1 支, 一日 3 次。 适用于: 素有肺胃内热的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 有白痰、 流鼻涕、 嗓子肿痛、 口干声哑的宝宝。 特别注意...
15 种常用宝宝中成药推荐 指导专家: 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佘继林 当宝宝生病时, 妈妈们经常会想到用中药, 一些常用的中药, 都适合于什么情况的宝宝呢?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吧! A、 止咳药 咳嗽是感冒、 哮喘的伴随症状。 当宝宝咳嗽时, 宝宝睡不好觉, 有时还容易因咳嗽而呕吐, 咳嗽严重时还会出现喘憋。 1、 儿童清肺口服液 主要成份: 苏叶、 麻黄、 贝母、 青礞石 剂型规格: 每支 10ml 服用方法: 一次 2 支, 6 岁以下一次 1 支, 一日 3 次。 适用于: 素有肺胃内热的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 有白痰、 流鼻涕、 嗓子肿痛、 口干声哑的宝宝。 特别注意凡体弱感冒久咳, 大便泄泻的宝宝应慎用。 1. jpg (11. 77 KB, 下载次数: 19) 3、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主要成份: 山楂、 枳实、 瓜蒌、 槟榔 剂型规格: 每支 10ml 服用方法: 1 岁以内一次 5ml; 1 岁至 2 岁一次 10ml; 3 岁至 4 岁一次 15ml; 5岁以上一次 20ml; 一日 3 次, 5 天为一疗程。 适用于: 宝宝停食着凉引起的咳嗽, 可以起到消食止咳化痰的作用。 对于宝宝素有胃热食积引起的咳嗽, 夜间咳嗽加重, 喉间有痰鸣、 流黄鼻涕有效。 特别注意3 个月以内的婴儿应禁用。 3. jpg (8. 32 KB, 下载次数: 9) B、 消化不良药 宝宝的脾胃虚弱, 吃得稍不合适, 就会消化不良。 最直接的反应是宝宝大便成稀水样、 羊粪球样。 除此之外, 宝宝还会表现为吃不下东西、 呕吐等症状。 4、 启脾丸 主要成分: 人参、 大黄、 莪术 剂型规格: 蜜丸, 每丸 1. 5 克 服用方法: 3 岁以上一次 1 丸, 一日 2~3 次, 3 岁以内宝宝遵医嘱, 减量服用。适用于: 宝宝脾胃虚寒引起的面黄肌瘦、 腹胀、 呕吐、 泄泻, 特别适合于宝宝平日食欲差、 食量少, 大便清稀不成形, 手足不温的宝宝。 4. jpg (3. 59 KB, 下载次数: 7) 5、 小儿胃宝丸 主要成分: 山楂、 山药、 麦芽、 六神曲 剂型规格: 丸粒剂, 每粒 0. 5 克 服用方法: 口服。 1~2 岁每次 2~3 粒, 3 岁以上每次 5~6 粒, 每日 3 次。 咀嚼后温水服送。 适用于: 宝宝食火内停引起的伤食伤乳、 呕吐腹胀、 消化不良。 特别适合于宝宝平日食欲好, 食量大引起的口臭口渴、 便秘、 手心热、 烦躁易怒、 夜寐不安。特别注意本药为咀嚼丸粒, 儿童应在家长监护下服用, 3 岁以内的宝宝为安全起见应慎用。 5. jpg (10. 01 KB, 下载次数: 7) 6、 小儿化食丸 主要成分: 二丑小孩夜啼怎么回事、 大黄、 焦三仙、 莪术 剂型规格: 蜜丸, 每丸 1. 5g 服用方法: 1 岁以内一次 1 丸, 1 岁以上一次 2 丸, 一日 2 次。 温水送服。 适用于: 平日食欲好、 食量大、 口渴便秘、 手心热、 烦躁易怒, 夜间睡眠不安的宝宝。 对宝宝食火内热引起的停食停乳、 呕吐腹胀、 口中有异味、 大便干结、 小便黄少有效。 6. jpg (8. 46 KB, 下载次数: 10) 7、 健胃消食口服液 主要成分: 太子参、 陈皮、 山楂、 山药、 麦芽 剂型规格: 每只 10ml 服用方法: 每日 3 次, 每次 1 支; 3 岁以下宝宝每次半支, 每日 2~3 次。 适用于: 宝宝倦怠乏力、 腹痛、 食欲不振、 腕腹胀气、 大便稀、 自汗盗汗。 可以起到健脾消食增强胃动力的作用。 特别适用于体质虚弱、 出汗多、 厌食、 消化不良, 生长发育缓慢的宝宝。 7. jpg (17. 41 KB, 下载次数: 14) 8、 导赤丸 主要成分: 连翘、 黄连、 滑石、 大黄、 天花粉 剂型规格: 蜜丸, 每丸 3g 服用方法: 口服, 一次 1 丸, 一日 2 次; 1 岁以内宝宝遵医嘱或减量。 适用于: 宝宝食火重内热大引起的口腔、 舌头出现溃疡, 嗓子肿痛、 眼睛红赤、眼垢多, 口中有异味, 小便黄少。 也适用于宝宝患病后, 出现口渴便秘、 烦躁易哭, 睡眠不安等症状的改善。 8. jpg (4. 71 KB, 下载次数: 10) 9、 王氏保赤丸 主要成分: 大黄、 黄连、 川贝母、 制南星、 巴豆霜、 朱砂等 剂型规格: 每瓶装 120 粒(净重 0. 3g) 服用方法: 6 个月以内的宝宝每 5 粒; 6 个月至 3 岁的宝宝每超过一个月加 1 粒,3 岁以上宝宝每超 1 岁再加 5 粒, 一日 1 次, 重症者 2 次, 温开水服送。 适用于: 宝宝咳喘痰鸣, 进食减少, 吐泻发热, 大便秘结, 四时感冒以及脾胃虚弱, 发育不良等症。 本药消导力量较强, 好转后马上停药, 一般用药不超过 3天。 9. jpg (10. 97 KB, 下载次数: 8) 10、 儿康宁糖浆 主要成分: 党参、 黄芪、 白术、 麦冬 剂型规格: 糖浆, 每瓶 150ml 服用方法: 1 岁以上一次 10ml, 一日 3 次。 适用于: 身体虚弱, 消化不良的宝宝。 对于宝宝倦怠乏力、 食欲不振、 腕胃胀气、 厌食拒食、 夜间啼哭、 汗多易感冒、 生长发育缓慢, 可以起到健脾胃增强食欲的作用。 1 岁一下宝宝使用咨询医生。 C、 感冒药 感冒是宝宝的常见病, 宝宝可能出现流鼻涕、 鼻塞、 打喷嚏、 咽痛、 食欲不佳、 没力气等等症状小儿夜啼符。 在感冒的初起阶段, 可选择以下中药。 11、 小儿感冒颗粒 主要成分: 藿香、 菊花、 连翘、 大青叶、 薄荷、 地骨皮 剂型规格: 颗粒剂, 每袋 12 克。 服用方法: 用开水冲服。 1 岁以内一次半袋, 1 岁至 3 岁一次半袋~1 袋, 4 岁至7 岁一次 1~1. 5 袋, 一日 2 次。 适用于: 宝宝感冒初起的鼻塞不通气、 流清鼻涕、 打喷嚏、 咽喉肿痛、 大便干结。风热、 风寒感冒均可用。 11. jpg (12. 38 KB, 下载次数: 11) 12、 太和妙灵丸 主要成分: 胆南星、 石膏、 竺黄 剂型规格: 蜜丸, 每丸 1. 5 克 服用方法: 用薄荷汤或温开水送服, 一次 1 丸, 一日 2 次; 1 岁以内遵医嘱减量。 适用于: 宝宝感冒初起的鼻塞、 流鼻涕、 打喷嚏、 嗓子肿痛、 便干结, 小便黄。特别适用于风寒感冒, 有素有肺胃内热的咳嗽痰多。 口渴便秘、 烦躁易哭, 睡眠不安的宝宝。 12. jpg (3. 56 KB, 下载次数: 8) 13、 保婴丹 主要成分: 防风、 天竺黄、 钩藤、 全蝎、 蝉蜕、 川贝、 牛黄、 珍珠、 郁金、 天麻等 剂型规格: 每瓶装 0. 34 克 服用方法: 温水调服, 0~6 个月宝宝每次服半瓶, 每日 1 次; 6 个月至 1 岁每次服 1 瓶, 每日 1 次。 1 岁至 2 岁, 每次服 1 瓶, 每日 2 次。 2 岁以上每次 1 瓶半,每日 2 次。 适用于: 宝宝感冒, 因风寒袭表, 食滞化热所致发热恶寒, 喷嚏流涕、 咳嗽有痰及不思饮食、 夜啼易惊等症。 (题外: 听说过“保婴丹含汞事件” 不知还能不能吃 ) 13. jpg (23. 43 KB, 下载次数: 6) 14、 珠珀猴枣散(儿研所开药时医生特意嘱咐说猴枣散比保婴丹药效小, 不是特严重时吃这个就成) 主要成分: 茯神、 薄荷、 钩藤、 双花、 防风、 神粬、 麦芽、 竺黄、 甘草、 梅片、珍珠、 琥珀、 猴枣 剂型规格: 每瓶 0. 3 克 服用方法: 治疗一百日以内婴儿, 每瓶分 3 次服; 百日以上、 1 岁以下, 每瓶分2 次服; 1 岁至 4 岁, 每次服 1 瓶; 5 岁以上者, 每次服 1 瓶半至 2 瓶; 每日服2~3 次。 用温开水和匀送服, 或调和于粥、 奶等食物中也可。 适用于: 风热引起的发热、 咳嗽痰鸣、 不思饮食、 烦躁易惊等症。 [ 本帖最后由 wap_63 于 2010-2-24 08: 55 编辑 ] 14. jpg (17. 8 KB, 下载次数: 6) 15、 小儿至宝丸 主要成分: 紫苏叶、 羌活、 山楂、 六神曲、 槟 榔、 川贝母、 胆南星、 陈皮、 白芥子、 僵蚕、 牛黄、 雄黄等 25 味 剂型规格: 每丸 1. 5 克 服用方法: 一次 1 丸, 一日 2~3 次。 适用于: 宝宝风寒感冒, 停食停乳, 发热鼻塞, 咳嗽痰多, 呕吐泄泻, 惊悸抽搐。病情好转后马上停药, 用药一般不要超过 3 天。 15. jpg (6. 49 KB, 下载次数: 6) 就医指征: 1 岁内的宝宝感冒, 并出现发烧, 要及时就医, 以排除其他疾病。 1 岁以上的宝宝, 如果宝宝 3 天后体温仍超过 38.5C, 就要及时就医。 感冒并伴有呼吸困难的包包需马上就医。 温馨提示: 1、 有些中药丸剂, 可以化入少量温水中, 给宝宝服用, 2 岁以上的宝宝, 也可以让宝宝自己嚼服, 或分成更小的药粒服用。 有些宝宝并不想你想象的那么难以吃药丸, 相反他们可能 会喜欢中药的味道。 2、 有些中药生产厂家不同, 可能在药量的使用上稍有不同, 妈妈要注意查看。 3、 中药偏苦, 味道不好, 可在吃过药后奖励宝宝一颗糖果, 一来奖励宝宝不怕“吃苦”, 二来可消除口中的苦味。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