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腹部:分推腹阴阳,腹部加取中脘、天枢,可理气通络,辅助腹内气体快速排出;也可在腹部做震法,促进肠道蠕动,达到排气效果。
按摩手法中多为按揉腹部,至少10分钟,若发觉小儿排气,则手法结束,每日一次,连续3-5天,小儿胀气症状即可逐渐消失。
对于小儿胀气的推拿手法,可以使用推天河水、清胃、摩腹的方式进行治疗,常见措施如下:1、推天河水:天河水位于小儿前臂,腕横纹与肘横纹中点的连线,是一条直线穴位,推拿时,应从腕横纹向肘横纹处做直线、清胃:胃经位于小儿食指桡侧面,推拿时当从指根向指尖的方向进行推拿治疗。3、摩腹:以脐周为中心,顺时针进行小儿摩腹,可有效缓解胀气。在饮食上,三餐应合理进食,忌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止小儿胀气的发生。
小儿肚子胀气的推拿手法可以选择平肝、运八卦、推大四横纹、揉板门等方法进行治疗。小儿腹胀多是由于气机失调,或过食寒凉、脾胃不适所导致,治疗上当理气止痛为治,通常可以平肝15分钟,运八卦15分钟,推大四横纹十分钟,揉板门十分钟进行治疗,如因食积造成的腹胀,可以加推清胃十分钟,清大肠十分钟做以治疗,如因感受寒邪造成的腹胀也可加推揉外劳宫十分钟。除推拿治疗手法外,也可以使用一定的中汤药做为理气化积、消食止痛。如推拿治疗后,小儿情况并未见明显缓解,当及时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检查指导下明确下一步治疗方案,不可以以推拿手法持续进行治疗。
具体小儿推拿腹胀气的排气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按揉儿童的关元穴。关元穴位于儿童的下腹部,在儿童的肚脐眼下三寸处。可以用拇指按揉关元穴,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腹部排气的效果。其次,拿儿童的肚角穴。儿童的肚角穴位于儿童脐下两寸,旁开二寸左右的大筋处,家长或者医生可以用自己的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拿起儿童肚脐两旁的大筋,用力向上提。这就是拿肚角的手法,从而能够起到良好的排气效果。
小儿拉肚子多数是由于小儿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特别是早产儿,某些宝宝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拉肚子。而通过按摩某个穴位就能够缓解胃肠功能,缓解腹泻的情况。按摩的穴位有:一、揉龟尾;二、按肚角;三、内八卦;四、按摩腹部;五、揉七节骨;六、足底按摩。在进行小儿推拿过程中,父母应该注意掌握好力度的大小,以免力度过大会对宝宝造成伤害,每次按摩15分钟左右即可。若坚持3个月,可以看到较为明显的效果,同时注意按摩使用室温控制在合理的温度下,以兔宝宝出现感冒。
一般儿童推拿的滋阴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首先补儿童的肾经,儿童的肾经穴位于小拇指的螺纹面,家长或者医生可以顺时针推揉儿童小拇指上的肾经穴。顺时针推揉肾经穴可以起到良好的补肾水作用,相当于内服中药六味地黄丸,这个穴位的作用是比较好的小儿夜啼符,尤其是滋阴的效果非常好。其次可以按揉儿童的涌泉穴,涌泉穴位于儿童的足脚心,具有良好的滋补肾阴的作用,而肾阴是一身阴液的根本。在儿童的肾阴得到补充后,全身的阴液就会得到良好的恢复。所以给儿童做推拿的时候,只需要补肾经以及按揉涌泉穴就可以。
如果儿童患有感冒以后,家长可以采用推拿的方法进行调理和治疗。推拿治疗感冒的手法主要有:首先,给孩子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位于孩子鼻翼两侧的迎香穴,顾名思义,具有通鼻窍,改善鼻塞流涕症状的效果。家长可以用两手的食指分别按揉孩子两侧的迎香穴,每次按揉5-10分钟,以孩子鼻翼两侧迎香穴部位皮肤微微发红为原则。其次,可以给孩子揉太阳穴。点揉太阳穴也可以有效的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效果,对于孩子鼻塞、流涕、打喷嚏等感冒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如果儿童出现积食,家长可以采用推拿的方法进行改善症状。首先可以给孩子推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孩子两手掌的大鱼际处,家长可以用拇指进行推揉。一般可以顺时针推揉五分钟,逆时针推揉五分钟,对于孩子的积食以及积食出现呕吐,都具有良好的消食、导滞、止吐的作用。其次可以给孩子顺时针按摩腹部,家长可以用手掌轻轻地顺时针按揉孩子的腹部。一分钟按揉100-200次左右,连续按摩五分钟左右。对于孩子的积食,也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再次可以给孩子进行捏脊治疗,捏脊治疗主要是从孩子后壁的长强穴,一直向上捏到大椎穴,一般每次捏九遍就可以。
小儿打嗝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症状,主要是由于膈肌痉挛、横隔膜连续抽搐收缩引起。对于小儿打嗝,可以用小儿推拿的方法来缓解:
流鼻涕是小儿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多见于感冒、过敏性鼻炎等病症。孩子出现流鼻涕的症状时,可以用小儿推拿的方法来进行干预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小儿抽动症又称为抽动障碍,主要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代谢失衡、环境因素等有关,主要表现为多个肌肉群的抽搐,也可引起发声性的抽动,如清嗓子样发声等等。小儿抽动...
小儿腹泻推拿手法如下:1、补脾经,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由指尖推向指根300次。2、推大肠经,大肠经位于食指桡侧,由指尖推向虎口300次。3、补肾经,肾经位于小指螺纹面,由指尖旋推至指根300次。4、运土入水,由小儿拇指桡侧,沿掌边缘斜转到小儿小指端螺纹面,推100次。5、拿肚角,肚角位于肚脐两旁,两肋直下处,用两手拇指、食指、中指拿捏3-5次。6、摩腹揉脐,掌心以脐为中心,逆时针摩腹100次,再用掌根揉肚脐100次。7、上推七节骨,由尾骨端上推至命门,以热透为度。
小儿咽炎多为慢性、反复发作,应用穴位推拿有一定帮助,选用穴位及推拿手法如下:1、肢体穴有列缺穴、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以拇指或食指在穴位上揉按,每个穴位3-5分钟。2.背腧穴有肺俞穴、风门穴、 脾俞穴 、胃俞穴,以双手食指和中指沿脊柱双侧的风门穴至胃俞穴,循经往返、多次推行,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大约10分钟左右。
小儿发烧,首先要积极寻找病因,细菌或病毒感染还是别的原因呼吸道感染导致的,该用西药的就用西药,这个我们毋庸置疑,但是任何发烧我们通过中医的手段可以辅助,比如推拿可以减轻他的发热,提高他的抵抗力,缩短患儿的病程。具体推拿的一些手法需要辨证,我们常用的有清天河水、打马过天河、推三关、推六腑、推脊柱、清肺经、开天门、分阴阳等等,具体用哪些还有一些辅助的穴位,还要根据患者的证型来辨证分析。每个小孩子不一定是一样的,还要根据他的证型用的介质,姜汁还是用其它的用清水还是也是需要辨证分型的。
小儿发烧的原因各不相同,由于体质不同,病因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一般要求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但是在家中对于日常因...
如果儿童有肾虚,可以采用补肾的推拿手法进行改善。具体来说,补肾的推拿手法包括推揉肾经穴、按揉足三里穴、涌泉穴,如下:1、可以推揉肾经穴,肾经穴位于儿童的小手拇指的指尖到指根处,家长可以用大拇指从小拇指的指尖向上推到指根处,推揉5-10分钟左右,可以具有明显的补肾作用。因为肾经处于手掌,选穴较顺利方便;2、按揉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也具有良好的健脾补肾的作用,因为先天和后天相互补充;3、按揉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脚心,家长可以用大拇指点揉儿童的涌泉穴,按揉10-15分左右。
对于儿童的盗汗,可以采用下面的推拿手法:首先,进行二人上马的按揉手法。二人上马的位置是在儿童手背第4-5掌指关节的后方,位于两掌骨间的凹陷处,家长可以用大拇指按揉二人上马穴,能够起到滋阴补肾以及治疗盗汗的效果,因为儿童的盗汗大多是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其次,可以按揉内劳宫穴,内劳宫穴位于儿童的手掌心,家长或者医生可以用大拇指按揉儿童的内劳宫穴,也能起到清除内热的效果。内热被清除以后,儿童的盗汗自然会有所缓解。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