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出现发烧症状时,家长比较着急,而服用一些退烧药物家长又担心会给孩子带来其他的肠胃伤害。推拿是应对小儿发烧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小孩发烧有可能是因为外感风寒风热也有可能是积食而引起的。不同的发烧有不同的推拿方法。
孩子因为没有保暖受到寒邪入侵或者是穿的太过而遭受热血以及病毒,或者是吃的太多造成积食都可能形成发烧,有些家长希望通过推拿给孩子退烧,那小孩发烧怎么推拿呢?这一问题可以在下面的内容中了解到。1.推天河水当孩子出现感冒发烧症状时,为了能给孩子退烧可以推天河水。具体推拿方法是从孩子的手腕内侧横纹处向孩子的肘窝处推揉,反复推揉十分钟左右能够有效退热。在推揉的过程中要注意力度,不能用太大力气,以防孩子不舒服。2.推拿肺穴当孩子因为外感风热,出现感冒发烧还有咳嗽等症状时要给孩子推拿肺穴。推拿肺穴除了能退烧治感冒,还可以清肺热缓咳嗽。具体方法是用左手握住孩子的小手使其掌心向上,然后用右手的食指抹少量橄榄油,从孩子的无名之指根向指尖方向推揉,每次重复动作100次左右。每天推拿两三次,坚持几天以后就能很好的起到退烧止咳的作用。3.按揉外劳宫穴当孩子因为没有及时添加衣服,外感风寒而出现感冒发烧症状时,可以拿方法是按揉孩子的外劳宫穴。外劳宫穴的主要作用有驱寒升阳,可以治疗孩子因为外感风寒而引起的发烧等系列症状。具体推拿方法是用左手握住孩子的小手,使小手自然蜷曲掌心向下掌背向上,然后用右手食指按揉孩子拇指与手腕背横纹中心处。每次推拿按揉的时间坚持15分钟,可以治疗孩子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烧,流鼻涕的症状。孩子出现感冒发烧症状时,除了使用退烧药物以及治疗感冒的药物以外,中国传统的小儿推拿方法也是非常好的。不仅能够治疗感冒发烧症状,而且没有副作用。家长如果自己不会可以去医院小儿推拿科。
小孩发烧可以用冷水敷额头来进行局部的缓解,但是不能用太冷的水。冷敷的方法很简单,用家里用的毛巾浸水以后敷在前额,毛巾变热以后用冷水再次浸透,重新敷用,如此往复来降低额头表面的温度,缓解发烧的不适感。家中有退热贴的,也可以用退热贴来代替冷毛巾,但是冷毛巾或者退热贴敷额头,只是起到短暂的舒缓作用,起不到降温的作用,小孩发烧还需要进行身体物理降温以及口服退热药物。小孩如果出现发烧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检测,记录体温,观察体温的变化。如果三个月之内的宝宝发烧,建议还是及时送到医院就诊,诊断原因。三个月以上的宝宝如果是中低热,除了发烧没有其它不适感,可以先在家中进行居家观察,家长可以在家自行给与孩子进行物理降温,比如用温水擦拭全身,注意避开前胸的位置,多给小孩饮用温热水,帮助排尿和发汗,有助于散热。但是千万不要捂汗,要少穿衣服,不要多捂。小孩如果体温超过三十八度五,或者出现烦躁、厌奶等情绪,应及时口服退热药,防止出现高热。如果体温超过三天还有发烧,应及时送到医院进行观察和就诊,及时去医院做血常规、胸片,以及血液的一些炎症指标的检查,必要时还要留取痰液、尿液、大便等等来进行分析,及时查清发热的原因,给予对症处置。
对于8岁孩子身高、体重的正常值或者正常范围,要分不同的性别具体看情况。8岁的女孩人群平均身高大概是128.5cm,平均体重大概是25.25kg,8岁女孩子的体重一般不能低于18.88kg,身高一般不能低于117.9cm,8岁的女孩子身高可接受的上限一般在139.4cm,体重一般不能超过34.94kg。8岁的男孩人群平均身高大概是130cm,平均体重大概是27.33kg,8岁男孩子的身高体重可接受的身高下限大概在119.3cm,上限大概在141.1cm左右,而体重的范围是在19.97kg-48.57kg之间。8岁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在平均水平的上下小范围内浮动是没有问题的。
宝宝发烧出了汗,代表宝宝的体温将要恢复正常,宝宝的病是否康复,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第一、如果宝宝是轻微的感冒、发烧,一般情况下,在宝宝发烧出汗之后,也就是预示着宝宝即将康复,家长需要在宝宝出汗之后,给宝宝换上干爽的衣服,避免宝宝再次着凉。第二、当宝宝出汗后,体温正常了,但是宝宝依旧还出现咳嗽、打喷嚏或流鼻涕,甚至还有可能再次出现发烧症状时,表明宝宝当时是服用退烧药后,身体出汗,体温下降,但病情并没有明显的好转。这种情况,需及时的带患儿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
一般小孩37.5℃,体温还是正常的。正常成年人的体温正常值在36.2℃到37.3℃之间。而小孩一般体温比正常人略高一些,尤其是更小的婴幼儿,一般比正常人高0.3℃到0.5℃。测体温有很多种方式,如额温枪、温度计。温度计测体温,包括腋下、口腔、肛门体温。正常人测温几乎都是腋下,个别人用的是口腔测体温。如果小孩测的是口腔体温,口腔体温又比腋下体温高0.2℃到0.3℃。所以,如果口腔体温37.5℃,这也是很正常的情况,如果腋下37.5℃,对小孩也是正常现象,所以大家不用太担心。
宝宝反复发烧10天了,需要住院治疗。发烧是儿童一种常见的症状,引起发烧的原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常见的还是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与细菌、病毒、支原体依原体、真菌结合等感染的部位。见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非感染性的发热见于血液肿瘤、内分泌、风湿免疫、中枢神经系统等。孩子已经反复发热10天了,不是普通的感冒发热,需要及时住院检查治疗,做一些检查血尿常规、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病原体检测,必要时还需要做血培养、骨髓检查,明确发烧的原因及时进行治疗。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主要成分有麻黄、杏仁、石膏、金银花、甘草、连翘、知母、黄芩、板蓝根、麦冬、鱼腥草等,主要中医功效就是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主要应用于热邪侵犯肺胃所引起的一些症状,症状可以是发热,也可表现为恶风寒,也可以表现为比较明显的咳嗽,再有出现了痰黄甚至有伴有典型的咯痰、喘息的情况下,这时候都能起到一个很好的疗效。所以,对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来说,不一定就是发热才服用。在不发热的情况下,实际上也是可以选择使用的。
学龄前儿童发烧还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比较多见,常见的感染是呼吸系统,因为呼吸系统是和外界相通的,孩子在受凉或者是熬夜,这种情况会引起感冒,是上呼吸道的感染。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时候按摩,可以进行按摩背部,在脊柱的两旁足太阳膀胱经的部位来进行按摩。另外,还可以对两个曲池穴位小儿夜啼符,就是在肘横纹的外侧端曲池的穴位,感冒的时候可以按摩这些部位。另外,消化系统,小孩对食欲的控制不理想,如果吃得过多,出现食积也会出现发烧,这时候也可以对腹部的穴位进行按摩,像天枢、上脘、关元都可以。
小孩发烧家长都比较着急,特别是一些患儿发烧以后出现抽风的患儿,家长更着急,首先要弄清楚多少度算发烧,一般情况,体温不超过三十七度,三十七度到三十八度五是低烧,三十八度五到三十九度是中等度发烧,三十九点一度以上是高烧。一般情况体温不超过三十八点五度,不用服用退烧药,给予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冰袋冷敷,洗温水澡都可以降温,如果体温三十八点五度以上,要服用退烧药,同时多饮水,促进代谢,辅助降温,小儿常用的退烧药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儿童发烧一般都是由炎症引起,如果患儿服用退烧药以后体温仍不降,还伴有精神不好,要去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如果感染比较严重。要消炎治疗,否则会反复发烧不退。
小孩发烧不出汗不能好。孩子发烧不出汗不利于退热,宝宝出汗才会退烧。出现发热症状,多与感染因素有关,要结合临床表现,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综合判断病因,若只是低烧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先不用药治疗,尽量多喝水,以清淡饮食为主,注意保暖,用冷毛巾敷额头或擦腋窝、洗温水澡等物理降温,退烧速度较快,适合1岁以上幼童,但不建议用于6个月以下婴儿,因婴儿不易转动身体,会造成局部过冷而冻伤或导致体温过低。如温度特别高在38.5度以上,可用药物治疗,如美林退热颗粒,对乙酰氨基酚等都能起到小儿退热作用。因孩子持续高烧,而体温不能很快下降,可能出现高热惊厥。
小儿发烧出疹子怎么办?发烧出疹子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小儿发烧出疹子:第一个就是水痘。它是由人类疱疹病毒Ⅲ型所引起,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发烧第一天就可以出现皮疹,开始为红色斑丘疹,数小时以后,变成椭圆形水泡样,小水泡,周围红晕,继而水泡破溃结痂,一般是不留疤痕的,各种不同形式的皮肤损害可以同时存在,这是水痘皮疹的特点之一。第二个就是猩红热。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症状特点就是发热第二天出疹,疹子呈红色针尖状,遍及全身皮肤,疹间无正常皮肤,皮疹压之退色,可见明显的指压印,在皮肤皱褶处皮疹特别密集,形成紫红色线条样,皱褶称为“帕氏线”,一周后全身大片脱皮。第三个就是风疹。风疹的话,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个疹子。它在发热第一天就出现皮疹,呈红色斑丘疹,它可以伴有耳后和枕部的淋巴结肿大和压痛。第四个就是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引起的,一个常见的小儿呼吸道传染病,它是发热第四天出疹,皮疹首先呈玫瑰色斑丘疹,继而加深暗红色,融合成片。第五个就是幼儿急诊。幼儿急诊的话是它的症状特点是,往往在发热第四天出疹,它一般的特点就是皮疹呈红色斑丘疹,颈部和躯干部多见,耳后淋巴结可以肿大。第六个就是伤寒。由于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它是第六天出疹,玫瑰疹。第七就是肠道病毒感染。
即使是成年人,也容易出现发烧的情况。因此在婴儿的时候,也会容易照顾不周而导致发烧的情况出现。当婴儿出现发烧情况的时候,会经常哭闹,并且难以进食。婴儿的体温也会上升。另外,婴儿在发烧的时候温度不高的话,可以通过物理的疗法来进行降温,通过酒精擦拭,洗温水澡等都可以降低温度。但是温度过高则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
孩子发烧,让很多家庭都揪着心,不知道如何选择退烧的方法,其实小孩退烧要根据具体的温度和身体状况来决定。可以进行物理降温,比如用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等,。这些方法都能有效的降温。如果孩子的体温超过38.5度,那么就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平时要注意让孩子多喝水补充水分,也有利于缓解身体不适的症状。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