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与口服药物的内治法雷同,对错综杂乱的病情举行归纳判辨,审因辨治,选药配方敷脐,使药物的气息通过脐部汲取,由诸经百脉运送全身,以调气血、和脏腑、扶正祛邪、调理阴阳,抵达调治疾病的感化。
祖邦医学以为“脐”与命门平齐,为腹部之“缺”,又为元神收支之处,故取名“神阙”。神阙位于任脉与冲脉交会处,并与督脉互为内外,是通向全身各部的一个症结要道。
脐正在胚胎发育流程中为腹壁末了闭合处,外皮角质最薄,敷药最易汲取;并且药力可欠亨过胃肠、肝脏代谢,经皮肤汲取后直接由脐下、腹膜下密布的静脉网和动脉分支输布全身各部,故药物有用因素捣乱较少,这是口服药所不足的。
将鲜植物药捣泥或干药研粉,加酒、醋、蜜或水等调糊敷脐即可。因为此法方便、平和、疗效好,更加适宜儿童和妇女种种疾病的防治。
②肉桂10克,吴萸20克,茴香20克小儿推拿学,共研粉,用白酒适量炒熟,趁温热敷脐,胶布固定。每月行经前敷3日,治寒凝气滞之痛经。
芡实30克,桑螵蛸30克,白芷20克,共研粉,用米醋调糊,取适量敷脐小儿夜啼符,固定,逐日换1次,连用一周。适于肾气亏欠惹起带下病。
丁香15克,半夏10克研粉,用30克生姜煎浓汁,调以上二药粉成糊敷脐,逐日1次,连敷3~4日。
珍珠粉、丹参粉等量,加适量硫磺粉,用麻油调糊敷脐,上盖塑料薄膜,纱布固定,3~5天调动1次。
苍术、防风、半夏各10克,丁香、肉桂、白芥子各6克,共研粉,用适量姜汁拌糊,敷脐和两耳尖上方,胶布固定,逐日1次。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