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儿推拿治疗常见病疗效显著,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充实起来的一门学科。他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手法与穴位作用于小儿的机体部位,以平衡阴阳、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腹泻是指小儿大便次数增多, 粪便稀薄, 甚至如水样便。 多见于 1 岁以下的婴儿。 多发生于夏、秋季节。该病相当于现代医学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腹泻的发生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寒、热、暑、湿之邪皆能引起腹泻,而尤以湿邪引起的为多。脾喜燥恶湿,湿困脾阳,使运化不健,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而致腹泻。
由于喂养不当,饥饱无度,或突然改变食物性质,或喜食油腻、生冷;或饮食不洁,导致脾胃损伤,运化失职,不能腐熟水谷而致腹泻。
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且小儿生机蓬勃,脾胃负担相对较重,一旦遇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就能导致脾胃受损,使水谷不得运化,则水反而为湿,谷反而为滞,水湿滞留,下注肠道而为腹泻。
小儿受惊吓后,易使脾胃气机功能紊乱,惊恐伤肾,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脾主运化,肾司二便,若脾肾受损,水谷滞留,下走大肠而致腹泻。
腹泻腹胀,大便量多味酸臭,泻前哭闹,泻后痛减,伴口臭纳呆,呕吐酸馊,舌苔厚,脉滑,指纹紫红而滞。
久泻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或每于食后即泻,便稀挟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乏力,肌肉消瘦,舌淡苔薄,指纹淡红,脉虚弱小儿收惊符。
受惊后即泻,大便色青。昼则惊惕,夜则紧偎母怀,头发竖立无光泽,或夜间惊啼,或脉乍来乍数,山根色青,指纹青。
若肠鸣腹痛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掐揉五指节、清肝经、开天门、猿猴摘果等。
处方: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久泻不止者加按揉百会;腹胀加运内八卦;肾阳虚者加补肾经、揉外劳。
处方:平肝经、捣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开天门、猿猴摘果、补脾经、补大肠、摩腹、推上七节骨、揉龟尾
如治疗不及时,迁延日久可影响小儿的营养、生长和发育。重者还可出现精神萎靡,眼眶囟门凹陷,面色苍白,小便极少或无尿,呕吐频繁,饮食难进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故宜抓紧时机, 配合中西药物治疗。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