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犹收心。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至十八日收灯,然后学子攻书,工人返肆,农商各执其业,谓之收魂。”
(2).旧时 瑶族 中的一种迷信仪式。 清 魏祝亭 《两粤猺俗记》:“携五采竹筐取妇衵服贮其中,名曰纳魄小儿什么意思谦辞,又曰收魂。盖欲女惮魔之灵,安於其室,而不敢纵恣也。”
一,在大连某地方,常见的收魂方法,是受惊人在睡觉时,由其家长在床边喊其名字:“XXX回家睡觉了”喊三声,如果三声之内受惊人有回应,据说第二天就可以治疗受惊。
二,山东某地,据说是佛家“收魂法”,只要知道受惊人的生辰八字,还有名字,在晚上睡觉之前为其诵经,也可起到压惊的作用。
三,南方某地,一个青年医生为其受惊人治疗是,在受惊人头上按摩,医生所说,受惊是头部神经所致,按摩几个主要学位即可治疗受惊,
叫魂,魂就是灵魂,在民间指的是人的精神或情绪。传说人有七个魂三个魄,魂可以游走。魄是人体的本源,是时刻不能游离,自有生命之时刻起就存在,离开必死,死必离开。这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第五十二卷人魄》里还是味药,曰:「此是缢死人,其下有物如麸炭,及时掘取便得,稍迟便深入矣。不掘则必有再缢之祸。盖人受之阴阳二气,合成形体,魂魄聚则生,散则死。死则魂升于天,魄降于地。魄属阴,其精沉沦入地,化为此物;亦犹星陨为石,虎死目光坠地化为白石,人血入地为磷为碧之意也。」
《淮南子说山训》卷十六将魂魄的关系讲的非常明了:「魄问于魂曰:『道何以为体?』曰:『以无为体。』魄曰:『无有形乎?』魄曰:『无有。』魂曰:『无有何得而闻也?』魂曰:『吾直有所遇之耳。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魄曰:『吾闻得之矣:乃内视而自反也。』魂曰:『凡得道者,形不可得而见,名不可得而扬。今汝已有形名矣,何道之所能乎?』魄曰:『言者独何为者?』魂曰:『吾将返吾宗矣。』魄反顾魂小孩哭夜之灵符,忽然不见,反而自存,亦以沦于无形矣。」
这段话比较好理解,也就是魂魄的问答录。你晓得「道」以什么为基础吗?魂很聪明,象水一样灵动,也就是脑瓜子很活络。而魄是很木讷的,如果把魄比作仁者,像山一样,正好跟这像智者的魂相辅相成。魂这时骄傲地回答说,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知道,当然以「无」为基础啦!然后嘴角一撇,又透出一股轻蔑,你是没戏了,它说,你是有形有体的东西,想达到大道是不可能啦。说完,倏忽不见踪影(原来它大概也有点影子在罢)。留下魄孤零零坐在那里发呆。
不说魂魄关系,单说这个时刻喜欢游离的魂,家乡民间说人在熟睡的时候,这个不老实的魂就开始四处游荡,这就是梦,一旦魂流连忘返,或者其它外在因素使得魂不能如期返回人体,人就会发病。
当然民间还有其他“收魂”的方法小儿收惊符,其实呢,民间的一些风俗习惯现在的年轻人都有许多人不知道,所以小伙伴们有知道的可以私信给我,我整理好了分享给大家,虽说迷信不好,但是这些怎么也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