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的形象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影视剧中左手三清铃,右手桃木剑剑头上插着一个道符,嘴里念念有词的林正英吧,大多数可能对片中出现的符咒存在或多或少的好奇。很多人最初对道教感兴趣也是由此开始,后来才深入对道教之研究。 至今对符箓仍旧痴迷不已,四处搜寻道教符箓。英叔拍片用的符咒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张天师古传的驱邪治病用符,另外就是民间符书记载的驱邪符令。为什么用这些来拍电影?大家知道道教中有符为至重之物,符者,信也。三界之灵文,常人是不可以乱画的,另外一个是它们大多被收藏在典籍里,难以查找;或者只被符箓门派内部秘传,根本不能用作拍戏。而这些符咒基本都是流传比较广的,比较民俗化的,可以说有些是百无禁忌的。
当然文学影视作品呈现的符箓有些夸大成分,在真实的道教认知中,符箓术的思想基础是鬼神信仰,称其有召神劾鬼、镇魔降妖之功效者,自不可信,而用以治病偶尔称有“小验”者小儿收惊符,也并非其驱逐了致病之“鬼”,可能别有原因。据推测,某些病本轻微的患者,因相信符箓,饮符水后,造成一种鬼已驱去、病已脱身的心理态势。
符咒是由符头,主事神佛,符腹,符脚,符胆等五要素所组成。若以符令引喻为人的话,符头好比一个人的头;主事神佛就好比一个人的思想和心脏;符腹就好比一个腹部的肠胃,是我们书明符咒作用之地方;符脚就好比一个人的脚;符胆就好比一个人的肝胆,一个符令若没有符胆就好像门没有锁一样,坏人都可随便进入。因此,符胆对符令而言有深足轻重之地位。符头 一、自古以来,符咒派别不少,但各拜其祖师,有所不同,就因为如此其符头的暗号也有所不同。
不是谁都可以随便画符的,“画符不知窍,惹得鬼神笑”画符前,先要净心——聚精会神,诚心诚意,清除杂念,思想专注,以及要净身、净面、净手、漱口,并要预备好水果、米酒、香烛等祭物,还有笔墨、朱砂、黄纸等。对这些用品,道士先用神咒来敕,以使其具有神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