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记载:“后周承魏,崇奉道法,每帝受籙,如魏之旧。”而到了隋唐之后,符箓俨然成为道士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因此对于道教内部传授符箓有着相当严格程序和要求,非亲信弟子及有一定地位,不得传授。同样来自《隋书》的记载:“其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箓》,次受《三洞箓》,次受《洞玄箓》,次受《上清箓》。箓皆素书,纪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小儿收惊符,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可见符箓传授的次序之严格。
符箓术的思想基础是鬼神信仰,称其有召神劾鬼、镇魔降妖之功效者,自不可信,而用以治病偶尔称有“小验”者,也并非其驱逐了致病之“鬼”,可能别有原因。据推测,某些病本轻微的患者,因相信符箓,饮符水后,造成一种鬼已驱去、病已脱身的心理态势。
这里顺便一提,道教后来的符箓最有代表性的有三家,分别是龙虎山(正一)仙家灵符大全,茅山(上清)和阁皂山(灵宝),合成三山符箓,
之前我们讲五斗米道历史的时候曾说过,自宋代之后历代天师都受到统治者的尊崇,而在宋元,正一道也就获得了提举三山符箓的权力,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