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时间:2023-10-30 21:21 阅读: 评论: 作者:admin

道士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首先道士是一群正常人!绝对不是神神叨叨骗钱传教的神经病!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叩门!真道士大多心善且洒脱的有点小高冷。

  我家追根溯源是正一派下分支天心南派的民间法脉传承。做为民间法脉传承的道人,道士既信仰的同时也是职业。如今道教式微,道士生活与世人隔绝比较多,我这样出生在道教世家的孩子很多时候会有人问我有关道士的一些问题。

  我就挑几个有代表性的疑问与大家共享,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让大家感受一下真正的道士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道士结不结婚也是分流派的!比如我父亲正一派是可以结婚的。张天师听说过吧,张天师就是家传,家里代代都出“张天师”。如果不能结婚那张天师这个称号一代就没了,哪还能代代相传。也不可能有我…幸好……!

  大部分道士结婚可以的,道士可以以庙为家,但是绝对不能以庙安家,更不能用庙上香火钱养家!意思就是说道士可以住庙里,但是不能把不相关的亲眷也接到庙里住,更不能用庙上香火钱来养家。这是绝对禁止的!(PS:宫、府、庙、观、祠都有可能是弘道场所,只有寺是佛教专属!)

  这个问题是小伙伴普遍好奇的,明确的说,大多数法脉的道士是可以吃肉的。当然也不是什么肉都吃,普遍是不吃牛、狗、龟、蛇、乌鱼、大雁。

  在家里我父亲不吃牛肉但我和我妈是吃牛肉的。…牛肉好吃的啊……我父亲从来不会反对我去吃他忌讳不吃的食物。我父亲曾对我说:“教义是用来约束和提醒自己的,绝不能用来强迫他人,更不能以自身信仰戒律为由来割裂人群和文化,这都是在害人!”

  我小时候很二,曾经问我父亲:好多出家人都吃素,您不吃素别的吃素的道士会说您吗?我父亲微然一笑道:“有些人是斋口不斋心,要是吃素能成道那牛羊早飞升了,神仙和菩萨是因为慈悲和普度众生才成了神佛,吃素就是要让人有慈悲心,以更包容的心态调整自己,如果说因为自己吃素就阻止别人吃肉那和极端思想无异!”

  关于 供品的去处,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猜测。我父亲说过的一句话对这事儿就很有概括性:心供神知,上供人吃!

  因为近年来那些假宗教人士或者宗教人士中的败类时不时被揪出来被曝光,他们敛财无数令人发指。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想知道的,究竟真正的道士挣不挣钱?道士对挣钱是什么态度?

  就像我之前说的民间法脉传承的道士是信仰也是职业。道士也挣钱叫纳法金,修道有所成者,兼济苍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之长全。善信因此奉法金 谢道 尊道,在家修道人纳法金 以 添香油 结善缘 度生活。

  天道循环,得失平衡,舍得之间在于有缘取舍,此之所谓:法不空施。我父亲有时候跟别人说随意,那人就感觉被吓到了,以为是要狮子大张开口,其实不是虚言,真的随意,我父亲很多时候想的是广结善缘而已。(当然科仪例外,一堂法事科仪,我父亲主法,还得有几个经师配合,那时候法金多少往往不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

  道教是一个不怎么热衷前世来生的宗教,道教认为现世就要积极努力有所作为。并不是把所有的罪孽都推给前世的报应或者期望死后上天堂。既然看重今生的作用钱财自然是躲不过去要面对的。我父亲总说:“做才能得到,不积极努力怎么不负此生,不负此心呢”。

  让爱的人幸福,让周围变美好都需要我们的努力,积极努力的面对生活就需要我们挣钱,靠自己努力不触犯法律和道德的挣钱,这在道士看来合情合理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没有什么不妥的!

  我父亲从小入道,靠着道教世家代代相传的真本事和远乡近邻的口碑确实很多人请他,他自己行道所得法金也资助了很多宫小儿收惊符、观、庙、祠的翻修和修建,老来发愿要靠自己做法事制符箓的道家本事筹集法金,重修村上以前破败的道观。他行道助人这些年所有的法金基本上除了一家人的生活保障其余都用做了行道布道。得名利而不慕名利,在俗世而不落俗心,这才是真正的道士!

  说了这么多,以我出生在道士家庭的感受和认知,说一下我心里的真正的道教和道士是什么样的:道教是一个不违反人性和人伦的宗教,一个积极开朗的宗教!道士是一群开明超脱而又平实洒落的人!

  迟落有渡:一场百万宗教骗局引发的反思(三)----终极财富密码--假还阴债法事、调宫、元辰宫骗局

  我在重庆,有一次去南山老君洞。听到一个道士在吹笛子,吹的挺好听的。就主动去搭讪问,“师傅,您吹的是什么?”那老道一句话不说,给了我一个这小子该不会是个傻子的眼神就完全不理我了。当时我伤心极了!想这辈子该与道无缘了吧。。。。。

  原来,从小到大的感觉,在天师府里,那些道士都不怎么搭理人,什么泉水都随意喝自己打就是,还有走什么八卦步那些乱七八糟的,边上的道士会教你怎么走,怎么弄,但是弄完从来不提钱的事,也不要捐赠。进去跪拜各路大神,里面就一个道士坐一个小桌子,桌子上有些上上签之类的东西,但是他绝对不会吆喝你过去算一算。拜一拜都是你自己随意来,道士兴趣来了还会给你介绍这神仙是哪路神仙管什么的充当一下导游。

  回答道:现在不比以往,原来是国家有经费养着,所以大家不在乎这些。现在国家不管了,我们变成自管单位了,得自己养活自己不是。但是,真的超级赚钱

  他们可能不是真正的道士,就是乡下死人了会请来做法的道士,甚至有人叫他们和尚,我观察过他们墙上挂的嘴上念的都是道教的东西,和和尚没关系。

  一共有七个人,道袍感觉比较劣质,五毛钱一根红领巾的那种布料,黑色的,道袍上全是烟烫的洞,天气热,好几天也不换洗,衣服也不好好穿,邋里邋遢的,但毛笔字写得很好,我也很喜欢听他们带着唱腔念经,还有一套乐器,想起来了就敲几下吹几下。

  两个月前爷爷去世,就请了这群道士,要唱三天,第一天最老的道士请我帮他弄好了微信,他说自己年纪大了不会用,下线了之后再也登不上去,然后问了我的名字,干什么工作,我觉得他就是个蛮慈祥的老爷爷。

  每天要组织孝子贤孙们叩头两次,一次是中午,一次是晚饭后,手里拿着写着我爷爷名字之类的小旗,唱的好像是经文之类,中途会念到所有人的名字。

  他们做法期间是吃素的,晚上熬夜要加餐,每天都要点菜,一般也只会要茄子豆角之类的,最喜欢点名叫我爸做,觉得我爸做得最好吃。

  这样一说起来,我们孙子辈情绪都收放自如,白天一个个都很悲伤,一到晚上一熬夜就想party,大约是因为过年都难得聚齐,我们每天凌晨在灵堂边烧烤啤酒酱板鸭,我们活活复兴了小镇上的烧烤和卤味小摊,兄弟姐妹之间越来越亲密,甚至有一天晚上我们还装好话筒k歌了,尤记我堂姐夫的那句“这首《baby》献给我最爱的爷爷”……

  出葬前一天,道士们带着所有孝子贤孙们去“请水”(这是谐音,方言我也没听清),那次道士们穿得最正式,老道士甚至穿了一件比较鲜艳的道袍,他在最前面带我们几十号人去了一个水池边,具体干了什么没看清,可能是舀了水吧,我排在队伍后面没看清。

  回去的路上听到道士们讨论要买个电动汽车,问我一个卖车的大婶,说电动汽车能坐几个人,大婶说五个,道士就说那还有两个道士就只能绑在车顶了。

  好像都是一些习俗,印象最深的就是道士们有一种香超能杀蚊子,点了那个香,蚊子一片片死,因为灵堂不能打扫,所以地上一层黑色的蚊子尸体。

  爷爷出葬前一天晚上,有个有趣的仪式,好像叫“过桥”或者“过河”,最老的道士摆好桌子椅子,点好香,把大家轮流叫上台,会唱一些祝福的话,然后找大家要烟钱。

  如果你给五十或者一百,他们会收但是最后还是会还给主人家,但是他不会放你回去,会接着缠着你要烟或者小钱,不给就一直对着你唱。

  三天一共是收费七千多,三天道士都是轮流念经,没有休息的,也常常看到道士念经念着念着打瞌睡的。

  早上出门时家里灯必须全开,大家看爷爷最后一眼,五天,我爷爷一点变化都没有,大家哭了一阵,给爷爷棺材填了一些东西,就被安排着举花圈和花篮去了。

  走了一百多米,棺材掉头,然后停下了,所有子孙都朝棺材方向跪拜,棺材什么时候起,人什么时候起。

  停了几分钟继续启程,道士带着我们往田里走,因为前天暴雨,田里全是泥,然后我们在田里又跪了两次,最后到了爷爷选好的地方。

  在棺材最后落地的瞬间,大家必须把孝衣脱下扔到棺材下面,随后大家最后一次跪爷爷,磕头三次,道士马上就催我们走了。

  回去不能原路返回,还必须在别人家停留一次,我堂哥得把照片反过来,让爷爷脸朝自己胸口,一路喊着爷爷回家。

  但是村里并没有年轻人继承他们的衣钵,他们儿女基本都用着“正经”工作,就他们七个老人骑着摩托包揽了整个镇甚至临近镇的丧事。

  或许以后就不会骑摩托了,他们自认为年纪大了,不安全,他们真的准备买电动汽车了,就是不知道他们怎么决定哪五个道士坐车里,哪两个道士绑车顶。

  还有好多人表扬我的,我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在意甚至不予回应,实际上开心得藏在被子里哈哈笑,大家真的太捧我了,我都不好意思回,但已偷偷截图留作纪念。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fu.yonana.cn/a/sw/2023/1030/21365.html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关于我们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扫码关注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3140号-1 
Copyright ©2019-2023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