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0 ~ 18 岁 儿 童 成 长 共 分 七 个 时 期 胎 儿 期 新 生 儿 期 婴 儿 期 幼 儿 期 学 龄 前 期 学 龄 期 青 春 期 胎儿生长迅速 孕妇: 营养 疾病 胎儿发育异常 药物 胎 儿 期 怀孕始~娩出前 特 点 保健指导 定期产前检查 高危孕妇管理 新 生 儿 期 娩出~28天 发病率高 特 点 保健措施 1、定期访视 2、喂养指导 3、预防感染 4、保暖 死亡率高 定期访视 观 察 体 重 睡 眠 呼 吸 吸吮力 脐 带 皮 肤 喂养指导 提倡纯母乳喂养,按需哺乳 使用正确的哺乳方法 乳母注重营养平衡、心情愉快 出生2周后添加鱼肝油和钙剂 勤洗澡、防红臀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减少亲友探望;以防交叉感染 护理要点 注 意 新生儿口腔内的乳白色的颗粒,俗称“马牙”,家长切勿用针挑或用布擦,以免损伤粘膜,引起感染。 切勿挤压乳头,防止乳头破裂、感染 新生儿筛查 目前,上海市对在本市出生的新生儿已经开展 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和先天性听力障碍的筛查工作 婴儿期 生长发育快 消化、吸收功能发育未完善 自身免疫力低 29天~1周岁 饮食指导 合理喂养 及时添加辅食 添加辅食的原则 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循序渐进。 4~6月婴儿以原汁原味为主,不添加调味品。(如味精、盐) 生活护理 1、户外活动1~2次/日 2、适宜阳光照射(不要隔着 玻璃窗),7~9月可给与 三浴(阳光、空气小儿收惊符、水) 锻练,提耐寒力 3、添加富含铁质辅食 早期教育 生后即进行视、听、触觉等各种感觉训练,如,经常对宝宝说话,听悦耳的声音,做抚触、被动操 4~6月婴儿可有意识的引导婴儿咿呀学语,训练双手抓握、手、眼协调性 7~9月可培养婴儿理解语言的能力,引导婴儿用语言、和动作来回答提问或要求。逐步训练独坐、爬行、扶坐 10~12月有针对性进行发音、说话、认知教育。训练手的模仿性动作,训练从扶站到扶走、独站、开步走 幼儿期 1~3岁 特 点 1、语言、思维、动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发展较快 2、对危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足易发生各 种意外 保健指导 1、养成好的进餐习惯 2、生活有规律,培养孩子独立入睡、 坐盆,定时大小便。 3、注意安全防护,防跌、烫伤、异物 吸入;加强电源、煤气开关防护, 防止意外伤害发生 3、注意用眼卫生,2岁前不让小儿看电 视及电脑 4、进餐后用清水漱口,早晚刷牙,养 成睡前不吃零食、甜食,预防龋齿 学龄前期 3~6岁 特点 1、神经精神发育迅速,精细动作、共济运动发育接近协调 2、语言、思维、想像力日渐成熟,模仿力强 3、感染性疾病减少、免疫性疾病增多 保健指导 1、加强意外伤害教育 2、开展儿童弱视、斜视、 弱听的防治 3、注意口腔卫生 4、定期体检 学龄期 6 ~12岁 小学阶段 特 点 智能发育进展较快,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能力 保健指导 营养的保证、足够的睡眠, 适当的体锻、视力的保护, 正确的坐姿、龋齿的预防。 青春期 相当于中学时期 1、体格生长加速,生殖系 统逐渐发育成熟。女孩 发育均较男孩早2年 2、智能飞跃发展,情绪多 变且不稳定,易产生各 种异常心理 3、易患近视眼、痤疮、病 血 保健指导 卫 生 指 导 营养指导 健 康指导 性 教 育 早 恋 避 免 吸 烟 * * 儿童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分为七期。 * 孕妇长期缺少热量、蛋白质容易引起胎儿生长迟缓,出生时低体重儿。叶酸缺乏,容易引起胎儿神经管畸(ji)形。妊娠(ren shen)三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心脏畸形。 * 1、年龄<18y、>36y的初产妇,>40y的经产妇 2、身高<1.4米 3、体重<45kg或>85kg 4、异常孕产史 5、患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等 5、孕母患病:如心脏病甲抗等 6、长期用药 7、孕母每日吸烟10支以上 等 * 胎儿娩出后从脐带接扎到生后28天称为 * * 儿童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分为七期。 * 孕妇长期缺少热量、蛋白质容易引起胎儿生长迟缓,出生时低体重儿。叶酸缺乏,容易引起胎儿神经管畸(ji)形。妊娠(ren shen)三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心脏畸形。 * 1、年龄<18y、>36y的初产妇,>40y的经产妇 2、身高<1.4米 3、体重<45kg或>85kg 4、异常孕产史 5道教收惊符、患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等 5、孕母患病:如心脏病甲抗等 6、长期用药 7、孕母每日吸烟10支以上 等 * 胎儿娩出后从脐带接扎到生后28天称为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