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符咒,符咒,是中国道教在传道修持时,为了实现驱使鬼神、治病禳灾、养生辅助的特殊目的,运用宇宙能量,打通天地人神关系,所使用的物质和语言媒体的秘密法宝。 符咒,是符箓与咒语的合称。
一般地说,“符”指的是用朱笔或墨笔所画的一种点线合用、字图相兼、且以屈曲笔画为主的神秘形象;“咒”指的是具有特殊音频效应的口诀。道家认为,这种形象音频兼备的法术,可以起到呼风唤雨,黑天蔽日道教符咒小儿夜哭符,隐遁消失,腾云驾雾,缩地移山,指树开花,划地生食,亦人亦仙的神奇作用和效果。
二、符咒的历史 符咒的历史,可以追索到皇帝时代。在黄帝战蚩尤的节骨眼上,九天玄女梦授给黄帝的天书的内容,就是一堆符咒兵法。黄帝命风后翻译演绎成1080局的奇门遁甲兵法,打败了蚩尤。《说文解字》中载:“祝者咒也。”在黄帝时代祝、咒是不分的,黄帝时设的官职祝由,又叫咒由小儿收惊符。符咒中的咒语起源于古代巫师祭神时的祝词。《尚书·无逸》说:“厥口诅祝”,疏云:“祝音咒,诅咒为告神明令加殃咎也。”说明最初的咒语就是用语言告诉神明要求惩罚恶人,并向神明发誓。 中国古代修道者认为,符咒作为山、医、卜、命、相五术的根本,是修道者与上天(灵界)对话的媒介和渠道,通过这一渠道,可以让九天神煞为我所用,役神驱鬼以达到祈福禳灾、祛病救人的目的。 道家的符咒咒语,就是起源于古时的巫祝。道家的咒语在东汉时期较为盛行, 画符时要念咒语,用符时也有咒语,作一切法都有一定的咒语。咒语成为施法者精诚达意,发自肺腑的声音,保证一切法术的奏效,祈祷时,咒语都是一些赞颂神灵,和祈诉如愿之词;治病时,咒语是要求法术显灵百病俱消等辞;修炼时,咒语多为安神,定意澄心,及要求神灵帮助等语。道家的咒语每句结尾一般都有“急急如律令”一语。在道士和方士看来,符是沟通人与神的秘密法宝,所以不是随便可以乱画的,故有所谓“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的说法。画符的方法成百上千,有的要掐诀存想神灵随笔而来,有的要步罡踏斗,念动咒语……就是在铺纸研墨、运笔等方面都十分考究,其程序之复杂,方法之繁琐,足令善男信女们头晕目眩。
三、易经象数理是符咒的源头 符咒法术经籍在《道藏》中占有很大的份量,这些著述内容复杂,事例也不尽一致;但从总体上看,它们携带了诸多的易学信息则是可以肯定的。所谓“法术”首先是指以符和箓为本的道术秘法。由于符箓在体式上已有象征的特点,这就很自然会引入易学的思想理念。故而,符箓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都蕴含着易学的要旨。作为与符箓相辅助的一种重要法术,咒语融摄易学象数理念,也是有案可稽的。在道教中,咒语与符箓有时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一种理念通过符字书写与勾画就成为符箓,而当这种符箓以特殊音频念颂的时候也就成为咒语。 以符、咒、诀、步四大功能为主体,都以想象的鬼神世界为前提,面对鬼神世界而施行的;主要靠存想和气法。存想,又名存思,简称为存,若存想专精,则称为精思,是道教最普遍、最具有特色的思维方法。在道教徒的修炼中、法术中、斋醮科仪中,都运用存想的方法,往往成为全程法术、科仪的关键。小孩惊吓心收魂咒语道家保命符头像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