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常用方歌100首

时间:2023-12-05 05:49 阅读: 评论: 作者:admin

中医儿科常用方歌100首

  儿科常用方歌 100 首1.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1. 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二陈汤用半夏陈, 苓草梅姜一并存, 王氏清暑益气汤, 暑热气津已两伤,理气祛痰兼燥湿, 湿痰为患此方珍。 洋参麦斛粳米草, 翠衣荷连知竹尝。2. 八珍汤(正体类要) 12. 五皮饮(中藏经)四君四物加枣姜, 八珍双补气血方, 五皮饮用五种皮, 苓腹陈姜桑白齐,再加黄芪与肉桂, 十全大补效增强, 利水消肿理健脾, 脾虚湿滞皮水医。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 13. 五苓散(伤寒论)3. 人参乌梅汤(温病条辨) 五苓散治太阳腑, 白术泽泻猪苓茯小儿化煞,人参乌梅加瓜草, 莲子山药益脾气, 桂枝化气兼解表, 小便通利水饮逐...

  儿科常用方歌 100 首1.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1. 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二陈汤用半夏陈, 苓草梅姜一并存, 王氏清暑益气汤, 暑热气津已两伤,理气祛痰兼燥湿, 湿痰为患此方珍。 洋参麦斛粳米草, 翠衣荷连知竹尝。2. 八珍汤(正体类要) 12. 五皮饮(中藏经)四君四物加枣姜, 八珍双补气血方, 五皮饮用五种皮, 苓腹陈姜桑白齐,再加黄芪与肉桂, 十全大补效增强, 利水消肿理健脾, 脾虚湿滞皮水医。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 13. 五苓散(伤寒论)3. 人参乌梅汤(温病条辨) 五苓散治太阳腑, 白术泽泻猪苓茯,人参乌梅加瓜草, 莲子山药益脾气, 桂枝化气兼解表, 小便通利水饮逐。固涩敛阴升清阳,气阴两伤止泻强。 14. 五虎汤(证治汇补)4. 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 麻杏石甘汤加细茶人参 白术 五味子 茯苓 麦冬 15.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炙甘草 生姜 大枣 五味消毒疗疖肿, 银花野菊蒲公英,5. 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紫花地丁天葵子, 煎加酒服效非轻。三子养亲祛痰方, 芥苏莱菔共煎汤, 16. 不换金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朮甘草四味齐,6. 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燥湿宽胸消胀满, 调胃和中此方宜。大补阴丸知柏黄, 龟板脊髓蜜丸方, 再加藿香与半夏, 不换金来治时疫。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17. 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7. 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牛黄清心朱芩连, 山栀郁金蜜和圆,大定风珠鸡子黄, 麦地胶芍草麻桑, 清热解毒又开窍, 中风惊厥急救先。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1 8. 匀气散(医宗金鉴)8. 大青龙汤(伤寒论) 顺风匀气术乌沉, 白芷天麻苏叶参,大青龙汤桂麻黄, 杏草石膏姜枣藏, 木瓜甘草青皮合, 歪僻偏枯口舌喑。太阳无汗兼烦燥,风寒两解此为良。 19. 乌药散(小儿药证直诀)9. 小青龙汤(伤寒论) 天台乌药木茴香, 巴豆制楝青槟姜,解表蠲饮小青龙, 麻桂姜辛夏草从, 行气疏肝止疼痛, 寒疝腹痛是良方。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20. 六君子汤(世医得效方)四君加陈半10. 己椒厉黄丸(金匮要略) 四君子汤中和义, 人参苓术甘草比,己椒苈黄水饮攻, 前后分消二便通。 益气健脾基础剂, 脾胃气虚治相宜。21、玉屏风散 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22、左归丸 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23、右归丸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24、甘麦大枣汤 甘草小麦大枣汤,妇人脏躁性反常,精神恍惚悲欲哭,和肝滋脾自然康。25、四神丸 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齐,大枣生姜共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26、血府逐瘀汤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草赤芍,柴胡芎桔牛犀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fu.yonana.cn/xq/2023/1205/25709.html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关于我们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扫码关注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3140号-1 
Copyright ©2019-2023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