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雨量增多,空气中的湿气比较大,更容易加重人的体内的湿气,尤其小孩子,妈妈需要注意了。小孩去湿可以吃些什么?
夏季天气反复无常又潮湿,时而晴天时而下雨,尤其是潮湿的天气,让人由内到外都感觉不适。在阴雨天,宝宝很容易受湿,若照顾不当还会引发各种疾病,所以妈妈们可不能小觑。既然祛湿这么重要,那作为妈妈的我们怎样才能正确地为宝宝祛除湿气呢?
薏米煮粥,淮山煲汤。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山药并没有直接除湿的功效,但是山药可以补脾,间接的可以让体内湿气排出温脐化湿汤歌诀。
组成:粳米30克,荷叶1张,食糖少许。做法:粳米常法煮粥,待粥熟时,取鲜荷叶,洗净,覆盖粥上,再微煮少顷,揭去荷叶,粥成淡绿色,调匀即可,可加食糖少许。
材料:鹌鹑1只,薏米、百合各20克,姜1片。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干红豆薏米绿豆各30克(也可以干红豆薏米各50克),用豆浆机常规打成熟浆后分两三次温服(也可晚上用保温瓶等量洗净,倒入半瓶开水,第二天白天喝汤,晚上煮煮吃粥),先连服七日后减至每星期二至三次到一次。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看到宝宝特别疲劳,睡不醒,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弹……那么可以肯定是体内有湿了。
宝宝如厕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也说明体内有湿了。另外,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则百病丛生。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宝宝的身体状况的。平时帮宝宝清洁口腔时可以细细观察宝宝的舌头,看看舌苔的颜色和厚度。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从中医角度来说,春天湿气重导致脾胃退行,因此,人都会感到胃口不好、食欲不振小儿化煞。面条、米饭、稀饭换着喂,小朋友都不愿进食。
奶粉过敏,主要是会出现皮疹,拉肚子,而且容易反反复复,还会导致宝宝体重下降,如果宝宝不吃奶粉,那就考虑是消化不良的表现,或者是宝宝不适应,孩子口服的益生菌,同时多给孩子揉揉肚子,先注意观察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您的病情描述,咨询换奶粉的问题。 意见建议: 根据您的病情描述,牛奶粉过敏,羊奶粉更容易过敏,人类牛奶粉比吸收比羊奶粉更容易吸收,宝宝对牛奶粉过敏,建议给宝宝吃抗过敏奶粉,也就是氨基酸奶粉。
你好,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建议母亲也是清淡,营养均衡,不要吃,辛辣刺激,以及过于油腻的食物,避免刺激孩子肠胃,小孩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要吃容易过敏的食物及水果。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