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邪、符拔和貔貅傻傻分不清楚

时间:2023-10-28 10:56 阅读: 评论: 作者:admin

辟邪、符拔和貔貅傻傻分不清楚

  在萧兵先生著的《避邪趣谈》里的话“辟邪”是一个音意两译的词,它原本是波斯王朝的译音,意思指一种有翼翅的神兽,但是在徐华铛先生的《中国狮子艺术》一书中说到最早的辟邪先于狮子的传入而存在,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辟邪的造型。

  而貔貅这种动物生活在3000多年前,它们威武有力、性格彪悍孩子老吓着带可以辟邪,是和老虎、豹子一样令人生畏的动物。比如,《尚书·牧誓》中讲到,周武王姬发在牧野誓师讨伐商纣王时,就曾经用如虎如貔来形容他手下的士兵。这个意思是说,他的士兵就像老虎和貔貅这两种猛兽一样,威武有力而且英勇善战。

  在《逸周书·周祝》中也曾提到,山之深也,虎豹貔貅何为可服?再次把貔貅和老虎、豹子这样的猛兽相提并论。范毓周认为,尽管周武王见到的貔貅到底什么样,今天已经无从考证了,但从这些文字中看得出,它的确是类似于狮子一样的猛兽。可是,这种长着翅膀的猛兽为什么今天看不到了?

  我们今天看到貔貅,已经和书上记载的不是一回事情了,范毓周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貔貅的形象,有一个演化的过程小儿辟邪。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有使臣把狮子作为礼物带到了中原,狮子的形象酷似史书上的貔貅,所以汉代很长一段时期,人们都管狮子石刻叫貔貅,这种叫法流传至今仍有一定影响力。所以不少外地游客来南京,见到与狮子酷似的辟邪,就会叫成貔貅。

  关于这个问题,范毓周说,有人认为辟邪和貔貅是两种瑞兽,其实,貔貅只是辟邪另一种叫法。一般来说,我国南方习惯称‘貔貅’,北方习惯称‘辟邪’。指的是同一种东西。

  《汉书·西域传上·乌弋山离国》“有桃拔”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 曰:“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后汉书·西域传·安息》:“章帝章和元年,遣使献师子、符拔。符拔形似麟而无角。”

  汉代在实际塑造辟邪神兽时候,社会底层的工匠没有机会看到皇家御苑里的真实狮子,只能凭自己的想象发挥,从而就创造出了狮子头、虎豹身体、头上长角,身上带翅膀的复合神兽形象了。

  唐宋以后,狮子的真实形象逐渐被老百姓了解。石狮子成为了中国人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而天禄,辟邪这些带翅膀的狮子退出了镇墓兽的序列,仅作为吉祥神兽形象保留了在生活中。辟邪招财摆件避邪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fu.yonana.cn/xg/2023/1028/21128.html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关于我们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扫码关注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3140号-1 
Copyright ©2019-2023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