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 年,日本航空公司一架载有 524 名人员的波音 747 飞机,起飞后不久发生异常,在高空中经历绝望的半个多小时后,坠毁山间。
这起航空事故导致 520 人丧生,只有 4 名女性逃过一劫,至今仍然是人类航空史上伤亡最惨重的单机空难宝宝平安锁谁买。
日本航空公司因此名誉扫地,他们总共向遇难者家属支付了 7.8 亿日元的慰问金,董事长引咎辞职,维修部经理、多名基层职员和一名波音公司的工程师自杀。
1985 年 8 月 12 日,距离盂兰盆节只剩半个多月。盂兰盆节是日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外地工作的人通常会有一个长假,以便他们回到故乡祭祖、团聚;加上距离东京只有 50 公里的科学城筑波市,此时正在举办世界博览会,因此,东京羽田国际机场(以下简称「羽田机场」)变得格外忙碌。
经验丰富的日本航空公司,早早就将在羽田机场的国内短途航班,统一换成了波音 747 巨型客机。机身编号 JA8115 的波音 747-100SR 是其中一架,它总共飞行了约 18800 次,飞行时间超过 25000 小时,机龄 11 年 7 个月。按照计划,这一天,它要飞行 6 次。当天它最后的两次任务,是下午 6 点从羽田机场飞往大阪伊丹机场,完成日本航空公司 123 号班机(以下简称「日航 123」)的飞行,随后再从大阪返航东京。
由于人流量的激增,直到 18 时 4 分,日航 123 上的 509 名乘客才全部登机完毕。除了少数国外乘客,飞机上大多是返乡过盂兰盆节的日本人,其中不乏一些日本的知名人士,比如著名歌手坂本九,还有自行车运动员、棒球运动员、职业棒球队总经理、演员、大学教授、漫画家等等。26 岁的日航空乘落合由美也是飞机上的一员,不过今天她休假,正要前往大阪和丈夫见面。
飞机上共有 15 名机组人员,其中,机长高滨雅己是日本运航部门的指导教官,在日本航空公司担任机长将近 20 年,总飞行时间 12400 多小时,但他今天坐在了副机长位,负责无线电通讯,并指导副机长进行机长升格考试;副机长佐佐木祐,总飞行时间 3900 多小时,此刻坐在机长位上,操作飞机;另外,机组人员还有 1 名飞航工程师、1 名座舱长和 11 名空乘。
18 时 12 分,日航 123 从羽田机场起飞,预计 19 时 6 分在大阪伊丹机场降落。这是一次很短暂的旅途,整个飞行过程不到 1 小时,不过聊聊天、打个盹、看一会儿杂志的工夫。
日航 123 的飞行计划,是先爬升至 7000 多米的高空,然后向南方直飞,到达伊豆大岛上空后,转向朝西南方直线飞行,随后在和歌山县串本町上空再次转向,飞向大阪。
18 时 12 分 35 秒,7300 米的相模湾高空,安全带警示灯还未完全熄灭。尽管再过半个多小时,旅客们就能抵达目的地,但有一名乘客还是提出了上洗手间的请求。
飞航工程师同意了这一请求。但是乘客刚刚起身,巨大的爆炸声就响彻客舱,紧随其后的是另一次爆炸。机身剧烈摇晃,行李架上的物品一件件掉了下来,东碰西撞,散落一地;接着,是客舱内惊恐的尖叫。
所有人还没反应过来,氧气面罩已经自动弹出在他们面前,广播中也传来了安全提醒的语音:「请戴好氧气面罩,确认您的安全带已经系好……」
客舱内很快就恢复了平静。身为乘务员的落合由美,和飞机上的其他空乘一起,指导乘客戴好了氧气面罩。为了防止面罩的氧气用完,乘务长开始让空乘们准备好氧气瓶,以备不时之需。
7700 紧急代码,是机组人员发向航空管制部门的特殊代码,意味着飞机遇到了突发情况。代码发送完成后,东京航空交通管制部(以下简称 TACC)接收到了信号,日航 123 在雷达上的标识瞬间变成了红色。
高滨雅己立刻解除了自动驾驶,在他的指示下,飞航工程师和副机长逐个对起落架宝宝平安符、发动机等所有系统进行了检查,只发现了液压系统的压力开始下降,而引擎和电力系统则显示正常。
液压系统是飞机中最重要、最复杂的系统之一,它对飞机的供能和操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起落架、襟翼、刹车系统、扰流板等等,尤其对于控制基本飞行姿态的升降舵、方向舵和副翼来说,更是必不可少。正因为如此重要,波音 747 才装有 4 套液压系统。
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机组人员一时无法找到答案。凭着丰富的驾驶经验和对危险的敏锐嗅觉,高滨雅己先命令副机长右转,随后马上联系 TACC。
「呼叫,这里是日航 123,请求立刻马上返回羽田机场,航向 220,完毕。」高滨雅己此时仍然保持着镇定,语气中没有丝毫慌乱。
在高滨雅己的申请下,日航 123 在伊豆大岛的上空得到了雷达的导引,并准备右转回旋。同时,羽田机场开始为紧急迫降做准备。
但 TACC 从雷达上看到了不可思议的现象:标记日航 123 的小红点,轨迹并没有朝羽田机场移动,而是朝着西北方向,越飞越远。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