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箓,又叫云箓,一开始是模仿天上云的轨迹而成的。古人认为天上的云迹就是神的语言,于是将那些语言抄下,就具备命令众生的能力。
在张道陵设立五斗米道之前,道士还被称呼为炼气士,在东汉时期就分裂成为了丹鼎派跟符箓派,当时的符箓派认为,行云布气,一样可以羽化飞升。而张道陵设立五斗米道之后,将符箓派收入门下,从此道士修炼,除了修炼自身铅汞之外,还要练习符箓。符箓一道也变成了道教两大章经中,无伪章十三科中的符箓科。
而随着道教神的各个神位的确立(有说是太平道兴起),符箓的形式不再局限于模仿云迹上,也出现了神的名讳,繁体字,叠字(有些教中人会说是神字)以及“律令”等字样。加上明清时受到佛教的冲击与融合,符箓上也开始出现佛的名讳,以及各种梵文。
随着符箓渐渐被融合,一张完整的符箓也被明确成了四个部分,分别是代表神的名讳的符头,此符具体作用的符肚,还有代表祭仪的符脚,最后是代表自身所承师门的印章。你好!
八卦祖师符八卦祖师镇宅符百无禁忌护身符远行防身符大吉大利符福德正财符和合符(一)和合符(二)获得佳缘符获得偏财符
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急急如律令。
丹朱口神,吐秽除氛。舌神正伦,通命养神。罗千齿神,却邪卫真。喉神虎贲,炁神引津。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炼液,道炁常存。急急如律令。
灵宝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脏玄冥。青龙白虎,队仗纷纭;朱雀玄武,侍卫我真。急急如律令。
元始安镇,普告万灵。岳渎真官,土地祗灵。左社右稷,不得妄惊。回向正道,内外澄清。各安方位,备守坛(家)庭。太上有命宝宝平安符,搜捕邪精。护法神王,保卫诵经。皈依大道,元亨利贞。
天地自然,秽炁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灵宝符命,普告九天;乾罗答那,洞罡太玄;斩妖缚邪,度人(杀鬼)万千。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诵一遍,却病延年;按行五岳,八海知闻;魔王束首,侍卫我轩;凶秽消散,道炁常存。急急如律令。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吾知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受持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忘形。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炁腾腾。金光速现,覆护真人。急急如律令。
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乍遐乍迩,或沉或浮。五方徘徊,一丈之余。天真皇人,按笔乃书。以演洞章,次书灵符。元始下降,真文诞敷。昭昭其有,冥冥其无。很多,建议去路边买一本写符的书。 很便宜的,才几块钱。
不过关于写符的最常用的有两种,最起码我家常用的就两种:一个是关于房宅风水的,一个是个人需求的:比如说 考试必胜符,夫妻和睦之类的。
也许太直白了,看起来又俗又迷信。但是这个嘛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而且写符很有讲究的,写的好的,真的会灵验,写坏了的,即使使用的人心很诚,事后也见不到什么好的效果。
混迹在各大小说网站上,有时候碰到这类小说,都是笑笑了事,实际上你本身没那种能量,再写也不过是废纸一张。
还有,如果想那些符看起来又神秘又高雅,名字最好自己看书乱编。反正你写出来谁也不能指着你鼻尖说不对。3种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