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份小槐花、布渣叶、山楂叶、连翘、金银花、菊花、淡竹叶、灯心草、蝉蜕、钩藤、甘草。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健胃消食。用于脾胃不和,食积化热所致小儿夜啼证。症见乳食少思,见食不贪或拒食、腹胀,时哭闹,烦躁不安,夜睡惊跳小儿夜啼符,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规格每袋装5g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健胃消食。用于脾胃不和,食积化热所致小儿夜啼证。症见乳食少思,见食不贪或拒食、腹胀,时哭闹,烦躁不安,夜睡惊跳,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清热除烦,健胃消食。用于脾胃不和,食积化热所致小儿夜啼证。症见乳食少思,见食不贪或拒食、腹胀,时哭闹,烦躁不安,夜睡惊跳,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成份白芍、黄芪(蜜炙)、大枣、桂枝、干姜、山楂(炒)、六神曲(焦)、麦芽(炒)。性状本品为浅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规格每袋装5g
规格每袋装2g用法用量开水冲服,六个月以下婴儿一次1g,六个月至三岁小儿一次2g,一日2次。
规格每袋装2g。用法用量开水冲服。1至3岁小儿,一次半袋,4至6岁,一次1袋,9至14岁,一次1、5袋。一日3次,或遵医嘱。
规格每袋装2g。用法用量开水冲服。1至3岁小儿,一次半袋,4至6岁,一次1袋,9至14岁,一次1、5袋。一日3次,或遵医嘱。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的颗粒;味甜、微酸。鉴别(1)取本品50g,加水150ml,煮沸1小时,放冷,用石油醚(30~60℃)振摇提取2次,每次40ml,合并石油醚液,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
成份苍术、羌活、车前子、大黄、大黄(制)、川乌(制)、甘草。性状本品为淡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