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课件:夜啼

时间:2023-11-17 13:53 阅读: 评论: 作者:admin

小儿推拿课件:夜啼

  • 1.穿着冷暖适宜,勿着凉,勿过热。 2。乳母勿多食寒凉及辛辣热性食物. 3.勿受惊吓,保持环境安静: 4.不抱怀中睡眠,不通宵开灯,不将光源 正对儿眼,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 1.寻找导致啼哭的原因,如饥饿、过饱、 闷热、寒冷、虫咬、尿布浸渍、衣料刺激 等。并予解决。 2.检查衣服被褥、包被内有无异物,皮肤 上有无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做好口腔护 理。 3.合理喂养,饥饱适度,及时添加辅食。 4.居室阳光充足小儿夜啼符,并有适当的户外活动, 睡眠时使室内光线暗淡。

  • 五指节,小天心,神门,平肝,补心,补 脾,补肾阳,清天河水,补肾阳,分阴阳, 清补肺,顺运内八卦,关三腑一,正捏脊, 揉心俞,肝俞,脾俞,肾俞。

  • 蝉衣9克,鸡内金15克,将二药微火焙脆研 成极细的细末,每次让宝宝服用1克,每日 3次。

  • 1.牵牛子(黑丑)7粒,捣碎,用温开水调成糊状, 临睡前敷于宝宝肚脐处,外盖纱布,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1次。。

  • 2.朱砂10克,凡士林适量,将二味药调成稠膏, 敷于肚脐处,或敷于两手心(内劳宫穴),两脚心 (涌泉穴),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

  • 3.生姜15克,葱白30克,食盐15克,共捣 烂,炒热,用小毛巾包好,熨肚脐上,每 日连熨数次,连续3~5日。

  • 主证:宝宝会出现啼哭时哭声响亮,面赤 唇红,烦躁不安,口鼻出气热,夜寐不安, 身腹俱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尖红、 苔黄,脉滑数,指纹多紫。

  • 平肝,清心,清肺,取天河水,补肾阴, 分阴,腑三关一,逆运内八卦,水底捞月, 运水入胃,清大肠,五指节,小天心,神 门,倒捏脊,揉心俞,肝俞。

  • 哭声微弱,时哭时止,四肢不温,便溏, 面色白者属虚寒;哭声响亮,啼哭不止, 身腹温暖,便秘尿赤者属实热;惊惕不安, 面色青灰,紧偎母怀,大便色青.面色时 白时青者属惊啼.

  • 主证:宝宝往往会出现面色青白,四肢发 凉,喜伏卧,腹部发凉,弯腰蜷腿哭闹, 不思饮食,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 白,指纹淡红。

  • 夜啼是指婴幼儿入夜啼哭不安,时哭时止, 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但白天 能安静入睡的一种病证。多见于新生儿及6 个月内的小婴儿。

  • 1.入夜定时(多在子时左右)啼哭不止,轻 重表现不一,但白天安静。 2. 多无发热、呕吐、泄泻、口疮、疖肿、 外伤等表现。

  • 1.环境改变 初生小儿由羊水包裹的胎内环境转化为襁褓 之中的胎外环境,初度昼夜,未经寒暑,感受有异。气血 阴阳运行节律尚未调整。当寐不寐,时时啼哭。这种啼哭 将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 2.不良习惯 如夜间点灯而寐,摇篮中摇摆而寐,怀 抱而寐,边走边拍而寐等,一旦习惯条件改变则啼哭不止。 《幼幼集成.夜啼证治》说:“凡夜啼见灯即止者,此为 点灯习惯,乃为拗哭,实非病也,夜间切勿燃灯,任彼啼 哭二三夜自定。” 3.胎禀脏气失和,喂养调护失宜 由于先天禀赋有偏, 后天调护不当,而致脾寒、心热、惊恐、肝旺诸因,皆可 夜啼不止。本节所论夜啼以此类病因为主。

  • 桃树嫩枝治小儿夜啼 [配方] 桃树嫩枝7支。 [制用法] 水煎内服。 [功 效] 用治小儿受惊夜啼。

  • 1.朱砂0.5克,五倍子1.5克,陈茶叶1克, 共研为细末,温开水调成稠膏,敷肚脐, 外盖纱布,胶布固定,1~2天换药1次,连 敷3~4天。

  • 2.青黛、琥珀粉各10克,温开水调和做成丸 剂,每日1丸填满肚脐,外盖纱布,胶布固 定,每日换1次。

  • 心主惊而藏神。小儿神气怯弱,若暴受惊 恐,惊则伤神,恐则伤志,神志不宁,寐 中惊惕,因惊而啼。

  又无其它病证,此等夜啼病情轻,可按脾 寒、心热、惊恐、肝旺辨证。若哭声尖厉、 持久、嘶哑或哭声无力、昼夜无明显差异, 多属严重病变的早期反应,病情较重。

  • 脾为太阴,为阴中之至阴,喜温而恶寒。 若孕妇素体虚寒,恣食生冷,胎禀不足, 脾寒乃生;若用冷乳喂儿,中阳不振;或 因调护失宜,腹部中寒,以致寒邪内侵, 凝滞气机,不通则痛,因痛而啼。由于夜 间属阴,阴胜则脾寒愈盛,故啼在夜间。 白天阳气盛,阴寒之气得阳而暂散,故白 天能安然入睡。

  • 处方:五指节,小天心,神门,平肝,补心, 清天河水,补肾阳,补脾阳,上三关,顺 运内八卦,外劳宫,捻手背,开天门,推 坎宫,揉太阳。

  • 1.丁香、肉桂、吴茱萸各等量。 上药共为细末。取适量药未置用普通膏药。 贴于脐部,每晚1次,次晨去掉。 2.白胡椒8粒,艾绒30克,共研为细末,每 次取适量,开水调成稠膏,敷于肚脐,外 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1次。

  • 若孕妇内蕴郁热,恣食辛热动火之食,或 过服温热药物,蕴蓄之热遗于胎儿;或婴 儿将养过温,受火热之气熏灼,心火上炎, 心中懊侬难言,烦躁不安而啼。夜间阴盛 阳衰,阳入于阴则入静而寐。由于心火过 亢,阴不能潜阳,故夜间不寐而啼哭不止。 彻夜啼哭之后阳气耗损,无力抗争,故白 天人寐,正气稍复,入夜又啼。周而复始, 循环不已。

  3.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醋调成稠膏,晚上 睡前敷于两脚心(涌泉穴),外盖塑料薄膜和纱布, 胶布固定,第二天早晨去掉,每日1次。

  • 主证:宝宝会出现夜间突然啼哭,面红或 泛青,心神不宁,惊惕不安,睡中易醒, 梦中啼哭,声惨而紧,呈恐惧状,紧偎母 怀,唇舌多无异常变化,脉数,指纹色青。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fu.yonana.cn/cj/2023/1117/23936.html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排行榜
关于我们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扫码关注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3140号-1 
Copyright ©2019-2023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