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退烧药有哪些

时间:2023-11-14 17:18 阅读: 评论: 作者:admin

小孩退烧药有哪些

  孩子感冒发烧之后,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家长可以给孩子吃退烧药帮助退烧。儿童常见的退烧药包括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这两种药物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情况的孩子,具体服用哪种药物,应听从医生的建议。

  感冒发烧在儿童中十分常见,如果体温不高,家长只要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帮助孩子降低体温即可,但有时孩子出现高烧,比如体温超过38.5度,此时家长应及时给孩子吃退烧药,避免高烧对身体产生伤害。那么,小孩退烧药有哪些?一、小孩退烧药有哪些1、布洛芬:这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退烧药,它的退烧速度较快,相对比较安全,可以帮助孩子解热镇痛。相对于其他药物来说,它的副作用较小,对肠胃刺激也较小。如果孩子的体温超过39度,可以使用布洛芬帮助退烧,它一般用于3岁以上的孩子,服用时应参考孩子的体重选择剂量,一天服用不能超过4次。2、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这是目前较为安全的一种儿童退烧药,它的优点在于退烧效果快,且不良反应少,比较安全,因此许多家长都会在家中常备该药物。它适用于0-2岁的孩子,在服药时可以同时配合饮用牛奶与果汁,不过它的缺点是控制体温的时间相对较短。二、服用退烧药的注意事项1、注意用药剂量:1岁以下的孩子尽量使用滴剂,滴剂的药物浓度较小,刺激性也比较小。滴剂的用量应根据孩子的体重选择,一般6-11个月的孩子使用1滴管退烧药即可,而12-23个月的孩子则使用1.5滴管。2、注意用药时间: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同一种退烧药的时间不能太长,如果发烧超过2天,尽量换一种药物服用。3、退烧药不要混合吃:一些性急的父母在给孩子吃过退烧药之后没有立刻看到效果,就马上换另一种药物服用,或加用栓剂。不同的退烧药药效持久性不同,如果混用,可能导致药效重叠。因此,应间隔一定时间之后再使用另一种退烧药,避免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

  小孩子发烧以后出红疹子的原因很多,在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是幼儿急疹,这是在婴幼儿时期非常常见的一个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的感染性疾病,一般孩子会发烧三四天出现一个高热的情况,突然会热退,这种热风下降,热退之后出现红疹子,也就是热退疹出,这是在婴幼儿时期非常常见的发热之后出红疹子的疾病,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疾病也会在发烧之后出现红疹子,像比较常见的一些感染性的疾病,像小孩子的猩红热、水痘、麻疹、风疹,这些不同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都可能造成孩子出现发烧,发烧几天之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皮疹,红疹子现象,不同的原因,治疗的方法以及预后都会有所差异,要根据病情进行决定。还有些孩子的发烧以后出现红疹子,可能是因为孩子在发烧之后使用了一些药物,造成了孩子出现过敏反应,也会出现这种红疹的现象,这个时候一定要明确他可能的过敏药物,及时回避开这种可能的过敏药物,适当的进行一些对症的抗过敏治疗,这种红色的皮疹才会消退。另外还有一些孩子的发热出疹子可能与一些非感染性的疾病有关,像有些孩子的这种川崎病、风湿、幼儿类风湿等等,都有可能在发烧之后出现红色的皮疹。不同的原因治疗的方法相对来说差异非常大,所以小孩子出现发热出红疹子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不同的病因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有些相对来说预后比较好,也有些相对来说预后会困难一些。

  儿童发烧不建议盖被子捂汗。捂被子会影响散热,使体温增高,严重的可能会出现高热惊厥。如果小孩体温不超过38.5℃,可以进行降温治疗,洗温水澡、温水擦浴或退热贴治疗。小孩发烧超过38.5℃,要口服退烧药进行治疗,比如布洛芬。家长要给孩子适量的多喝温开水,补充水分,以免用退烧药以后大量出汗引起脱水。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抗病毒治疗或者中医中药辩证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宝宝可以用的有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克洛或者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等。

  对于婴儿来说,如果孩子体温达到37.3℃,这个时候孩子是不是存在一个病态,算不算病态发热,这个要结合孩子的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知道对于婴儿来说,婴儿体温最正常的体温范围,一般指的是腋温,在36℃-37℃之间,这个肯定是不算发热的,是一个最正常、合理的体温范围。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孩子的体温偶尔超标,比如达到了37.3℃,这个时候不一定是一个病态发热,要先看一看,有没有一些环境因素,或者生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孩子体温增高。对于婴儿来说,婴儿本身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是特别健全,所以孩子的体温非常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常说的像年龄,包括种族、季节,包括一些周围事件的影响,都可能会影响孩子体温。如孩子在一天之中,早上起来一般体温是最低的,而到下午和夜间体温可能有所增高,所以,如果孩子在下午和夜间体温稍有偏高,但是没有其他的异常表现,这个往往就不考虑发热,不一定是个病态。另外,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温度特别热,比如在夏天,或者孩子穿了很多衣服,盖了很多被子的情况下,这个时候体温有所增高,往往也不是一个明显的病态,一般调整了环境温度之后,孩子体温就会很快降至正常,这也可以不算一个病态发热。除此之外,孩子如果是在比如吃饭之后,或者剧烈呕吐、哭闹、活动之后,马上去测量体温,这个时候体温往往也会有所增高,所以如果是在有诱因的情况下,同时孩子自己也没有不舒服的表现,自己也没有相关的症状,比如孩子除了体温有所增高,但是没有鼻塞、流涕、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等相关的表现,这个时候是可以不考虑孩子存在一个病态发热的,一般可以注意,去调整这些影响孩子体温的因素,调整之后再复测,如果孩子体温恢复正常,那就不考虑是发热了。但是有些孩子可能确实体温测量之后达到了37.3℃,同时看到孩子,可能存在一些病态表现,比如像前面提到的鼻塞、流涕、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等,各种感染灶相关的症状同时存在,孩子也会比较难受,这个时候就考虑孩子存在病态了,体温也考虑和病态有关,属于一个发热的表现。所以,对于婴儿体温37.3℃算不算发烧,要结合孩子其他的表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于2岁孩子出现反复发热,一般引起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其中一大类就是对孩子,进行了必要的一个退热处理。但是处理的方式不是特别合适,或者用药的剂量不是特别合适,这个时候,很可能对于孩子发热的控制,就不是特别好。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孩子出现发烧,最为有效和安全的退热的方式,主要就是使用退烧药。而对于退烧药来说,一般建议最好根据孩子的体重,来计算药物的用量,最好不要按照孩子的年龄来给药,因为孩子的体重不同。如果都用同样的退热药,对于体重比较大的孩子,很可能退热药的剂量是不充足的,这个时候对于孩子发热的,一个治疗的作用是有限的,往往孩子体温很难降到正常,同时也会有反复的一个发烧。除此之外,引起孩子反复发热的原因主要就是导致发烧的原发病还存在,比如像常说的引起孩子反复发热最常见的诱因,主要是各种感染,其中对于小孩子来说,病毒感染又是最常见的感染病原,而对于病毒感染来说,实际上抗病毒治疗和抗生素的使用,都没有太大的作用。病毒感染主要是需要等待自然病程的,多数情况下是依靠孩子自身的抵抗力,就能恢复正常,而在孩子病毒感染彻底消退,病程进展到晚期的过程中,实际上因为感染的存在。所以孩子体温就会有一个反复,一般用了退烧药,体温就会下降到正常,或者明显的有所下降。但是因为感染还存在,所以随着退热药的药效过去之后,体温就会再升高,所以对于2岁孩子来说,引起2岁孩子反复发烧的原因,一方面是可能和用药有关,也就是因为药物剂量不足等因素,会导致孩子体温下降不够充分,并且出现反复的发热。除此之外,引起孩子反复发热的原发病还存在,比如像病毒感染,或者孩子存在,细菌感染或者肿瘤等。而没有进行积极的抗感染,或者抗肿瘤的治疗,这个时候孩子的发热,也很难去降到正常,因为发热本身只是一个症状,只有原发病彻底消退之后,孩子的发热才会随之彻底的消退。

  一般小孩37.5℃,体温还是正常的。正常成年人的体温正常值在36.2℃到37.3℃之间。而小孩一般体温比正常人略高一些,尤其是更小的婴幼儿,一般比正常人高0.3℃到0.5℃。测体温有很多种方式,如额温枪、温度计。温度计测体温,包括腋下、口腔、肛门体温。正常人测温几乎都是腋下,个别人用的是口腔测体温。如果小孩测的是口腔体温,口腔体温又比腋下体温高0.2℃到0.3℃。所以,如果口腔体温37.5℃,这也是很正常的情况,如果腋下37.5℃,对小孩也是正常现象,所以大家不用太担心。

  医生在处方的时候会用美林、泰诺林多少毫升,服用方法是PRN。PRN是什么意思,必要时服用,也就是对于退烧药的使用,大家一定要注意,只有当孩子体温升高,超过了38.5℃的时候,这时候临时给他用一次。如果在吃上退烧药之后孩子热退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又烧上来了,一般要距上一次吃退烧药的时间,间隔要在4-6个小时,也就是4-6个小时之后,再给他重复应用这种退热的药物是可以的。退热的药物,儿科应用的也比较局限,相对来说选择也不是很大,口服的一般就是美林或者是泰诺林。对于这两种药,如果要是特别小的小婴儿,像婴儿1岁以下的,这时候首选的是泰诺林。对于大一点的婴儿,或者是大孩子,美林、泰诺林都是可以选择的。美林和泰诺林这两种药,在使用起来原理不一样,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可以灵活选择,甚至有的家长也会交替着使用。比如这次烧上来了,用了美林,4-6个小时以后,孩子又发烧了,我又选了泰诺林,这样交替使用也是可以的,但是两个药的间隔时间,最好要在4-6个小时以上。

  小宝宝发烧以后,经常能够看到孩子的身上出现红色的疹子,第一种情况,如果这个小宝宝是一个小的婴儿,这种情况往往提示给我们,这个孩子有可能是幼儿急疹。另外一些情况下,在宝宝发烧之后,也有可能出现红色的疹子,还要警惕儿科常见的其他几个出疹性的疾病,比如麻疹、再比如风疹,另外还有比较多见的猩红热。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长及时带着孩子去就诊了,由大夫根据孩子的具体的症状、体征,结合小宝宝所做的实验室检查,比如血常规的检查,做出一个比较专业的判断。

  小孩儿肚子痛发烧是因为肚子疼引起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导致的,所以在用药方面首先第一步就是退烧。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发烧比肚子疼是更加严重的。在退烧之后可以去使用一些消炎类药物,针对于肚子痛以及肠胃不适的现象有一个针对性的治疗,最后在这两步都初见成效之后,可以使用一些维生素等补充能量提高免疫力。

  孩子发烧可以洗澡。洗澡是一个比较好的降温措施,尤其在夏天,当室外温度比较高的时候,洗澡可以很好的防止体温升高,还可以减少吃退烧药。比如在体温很高的情况下,但是还没到吃药的程度,可以通过洗澡把体温降下来。如果孩子真正高热的时候,最好先吃药。孩子发烧的时候,吃药后会发汗,过多的汗液会堵塞毛孔,洗澡就可以清理毛孔。孩子在冬天洗澡,由于环境温度比较低,孩子一般比较喜欢玩水,洗澡反而容易导致着凉。所以,孩子发烧可以洗澡,但是尽量避免着凉。

  孩子发热一般要注意清淡饮食,尽量吃些流食、易消化的食物。孩子发热可以导致消化功能的紊乱。根据不同疾病控制饮食的方式也不一样:一、发烧是消化道的疾病,比如肠炎,这时生冷、易过敏的食物要控制,尽量吃稀软的食物。二、发烧还有其他的疾病,比如肺炎,就没必要严格的控制饮食,一般只要清淡饮食就可以。三、发烧跟季节有关,比如孩子在夏天发烧,油炸、红烧的的食物尽量不要给孩子吃,要根据孩子发烧情况,控制饮食,比如孩子高热,那就要控制饮食,尽量吃些流食,如果孩子发烧的温度不是太高,又不是在夏天,可以维持正常的饮食,容易消化就好。

  孩子发烧可以物理降温,药物治疗,患者保持安静小儿夜啼符,少量多次喝点水,然后通风。小儿发热是儿童的常见症状,也是体征。小于三个月的婴儿,发热不用退热剂,可以给小孩打包,或者把衣服解开,用物理降温,患者体温就会下去。体温小于38度5的儿童、婴幼儿,也不给退热药,先试用物理降温,首先不要捂着孩子,一定要这个时候要把衣服少穿。孩子有发冷寒战的情况下,可以用温毛巾把手脚去擦拭一下,让血管扩张也会散热增快,有些小孩在发烧的时候,先把头部用点一贴灵等等这些,患者会安静会舒适,超过38度5以上,需要用退热剂了,比如说对乙酰氨基酚或者是布洛芬等等,对于有热性惊厥的小孩,可能38度左右就要用退热剂了。小孩在发热的时候还要用中药治疗,是配合中药的,但是有些中药不一定马上就能够退下来。发热到39度40度应及时用药,预防体温继续升高,以防小孩发生惊厥。患者发热时家长无需紧张,除物理降温适当的用退烧药以外,要让患者保持安静,少量多次喝点水,然后通风,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的时候,可以室温稍微适当的空调降一降温,环境舒适一点,凉爽一点,对小孩降温也有一定的好处。患者发热的时候,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患者精神状态不太好,持续发热不退,就要到医院去看医生,而且要排除一下有没有其疾病的所致。

  宝宝反复发烧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并且让很多宝妈们束手无策。家长们要抓紧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只有查明了具体的原因,比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幼儿风湿病等等,才能够对症治疗,根除病因。另外,家长还可以咨询医生以后给孩子进行免疫力的调节,吃一些泛福舒等药物,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家长还要注意慎重选择药物,不要随意用药。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fu.yonana.cn/cj/2023/1114/23492.html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排行榜
关于我们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扫码关注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3140号-1 
Copyright ©2019-2023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