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灯心草也是药用植物,其茎髓或全草入药具有清热、利水渗湿之功效,可用于淋病,水肿,心烦不寐,喉痹,创伤等症。
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茎髓或全草。出自《开宝本草》:灯心草,生江南泽地。丛生,茎圆细而长直,人将为席。
1.《本草衍义》:灯心草,陕西亦有。蒸熟,干则拆取中心穰燃灯者,是谓之熟草。又有不蒸,但生干剥取者为生草。入药宜用生草。
2.《品汇精要》:灯心草,莳田泽中,圆细而长直,有簳无叶。南人夏秋间采之,剥皮以为蓑衣。其心能燃灯,故名灯心草。由其性味淡渗,故有利水之功。而《本经》乃言为席,非也。其席草亦产江南,形比灯心草细而短,自是一种,实非此类也。
3.《纲目》:灯心草即龙须之类。但龙须紧小而瓤实,此草稍粗而瓤虚白。吴人栽莳之,取瓤为灯炷,以草织席及蓑,他处野生者不多。
利水通淋;清心降火。主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尿少涩痛;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喉痹;口舌生疮;创伤。
10.《本草经疏》:灯心草,其质轻通,其性寒,味甘淡,故能通利小肠热气,下行从小便出,小肠为心之腑,故亦除心经热也。
11.《药品化义》:灯心,气味俱轻,轻者上浮,专入心肺;性味俱淡,淡能利窍。使上部郁热下行,从小便而出小儿夜啼符。主治咳嗽咽痛,眼赤目昏,淋闭水肿,小便不利,暑热便浊,小儿夜啼,皆清热之功也。世疑轻淡之物,以为力薄而忽略之,不知轻可去实,淡主于渗,惟此能导心肺之热,自上顺下,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其力独胜。
12.《本草述》:灯心草,降心火,通气,为此味专长。心火降,则肺气下行而气通,故曰泻肺。心主血,火降气通,则血和而水源畅矣。小肠以下水分穴,下合膀胱水腑,使气化出焉,故主五淋,利阴窍。阴窍,肝所主也,肺气降则肝气和而阴窍利矣。其治喉痹最捷者,降心火,下肺气,和血散气之义也。
内服:煎汤,1-3g(鲜草15-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撒,或用鲜品捣敷、扎把外擦。
①《本草经疏》:虚寒者慎服。②《本草从新》:中寒小便不禁者勿服。③《本草求真》:气虚小便不禁者忌服。④《中华本草》:下焦虚寒,小便不禁者禁服。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