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因为小儿呼吸道血管丰富,气管和支气管粘膜较嫩,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容易引起炎症。冬春季节是小儿咳嗽高发期,推拿相关穴位可止咳平喘,顺气化痰,缓解小儿咳嗽。
按揉风池定位,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与耳垂齐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风池一至二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分推山中定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中间,操作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从山中向两边分推,至乳头处,分推一百到二百次。
止咳化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食疗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川贝、枇杷炖雪梨、萝卜葱白汤、杏仁蜂蜜等都可以减轻咳嗽症状,但是每一个食疗方针对的病症都不一样,所以食疗法也需要对症。如川贝雪梨适用于干咳少痰或热性咳嗽,蜂蜜润肺止咳,萝卜、葱白可用于风寒咳嗽。第二,物理疗法。物理疗法也可以帮助排痰,如背部排震法、背部热敷止咳法、中药热敷法、体位引流法、蒸汽吸入法等;第三,药物治疗。常用的止咳化痰药可选择,像小葵花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这类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其成分中黄芩、板蓝根小儿夜啼符、鱼腥草,可清热解毒,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作用;杏仁、甘草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石膏、知母可清肺热滋肺阴。流感季、开学季家中常备,关键时候有一定作用!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药知识,可以咨询医师或者药师,在其指导下,合理用药。
小儿化痰止咳药比较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应症符合的药物。一般痰多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黏液溶解剂如葵花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使痰液易于咳出。使用本品时应避免与中枢性镇咳药(如右美沙芬等)同时使用,以免稀化的痰液堵塞气道。服用后孩子的痰会比较容易排出,再在饮食上稍加注意,不要吃生冷的食物水果等生痰的食物,可以喝点百合梨粥、川贝梨汤等;不会自主咳痰的小儿家长可以给拍拍后背祛痰或者给孩子用雾化的方式来化痰止咳都可以。
宝宝止咳化痰,常选用清肝经,位置在食指正面最后一关节上,手法是用大拇指,顺着宝宝的食指指尖往手掌方向推拿,力道要适中,大约推拿一百次,每天推拿两次。推天河水,位置在宝宝手腕内侧向肘方向呈一直线,手法是用食指与中指顺着手腕处直线向上推拿,推拿一百次。清肝经位置在肺经,位于无名指指尖处,用大拇指在宝宝的无名指指尖处开始,往手掌方向顺直线推拿一百次。
首先需要明确小儿推拿也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中医治疗手段,效果还是不错的,也比较容易被家长或者患儿所接受,可以开天门以拇指指腹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用力,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约为200-300次每分钟,可以推50-100次左右,开天门主要就是有止咳的作用。另外,可以推坎宫,坎宫位于自眉心至眉梢成一直线。操作时竖着用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翻推,约30-50次,有疏风解表,治疗外感风热、头痛等作用。第三,下推膻中,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操作者竖着用食指、中指自胸骨切迹自下推至剑突约50-100次,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的作用。第四,按揉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正中部位以拇指或者长杆在一定部位或者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称为按法,拇指或中指端息定于穴位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揉,也有一定的止咳作用。
首先需要明确小儿推拿也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中医治疗手段,效果还是不错的,也比较容易被家长或者患儿所接受,可以开天门以拇指指腹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用力,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约为200-300次每分钟,可以推50-100次左右,开天门主要就是有止咳的作用。另外,可以推坎宫,坎宫位于自眉心至眉梢成一直
小儿发烧推拿手法一般有直推天河水穴、开天门、揉太阳穴。1、直推天河水穴:天河水穴位于前臂内侧的中间,从手腕到肘关节中间呈一条直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直推,单向直推有散热的作用,速度每分钟在200次以上,要持续10分钟以上,可以反复进行推拿,经过推拿,可以有降温的作用。2、开天门:就是从眉心到发际线进行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