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小儿推拿越来越流行,很多家长觉得推拿比吃药安全,当孩子有个头疼脑热时,不是带他去医院,而是选择去做小儿推拿。
家长给孩子做推拿的出发点是为了减少给孩子用药,中医告诉我们是药三分毒,加上之前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很多家长对于药物治疗有一定的排斥。于是,号称“不打针不吃药,捏捏揉揉治百病”的小儿推拿就火了。
但是小儿推拿真的有这么神奇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腹泻、便秘、厌食、夜啼、遗尿、哮喘、鼻炎、湿疹、小儿抽动症、青少年近视等十几种病都能治,还不用吃药,我总觉得有点玄乎,所以也去网上搜了一下相关的信息。
孩子对一个家庭的意义要说多重要都不为过,孩子平时磕了碰了,家人都会心疼的不行,如果孩子的疾病因为治疗不当造成严重的后果,那家长一生都要背负自责和悔恨。而随着小儿推拿的疯狂扩张,也出现了很多场悲剧。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有一位大夫很出名,他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大幅度的晃动和揉搓婴童头颈,他也因此得名“摇头爷爷”。但是他给一名1岁2个月患有脑发育迟缓的孩子连续治疗9天以后,孩子出问题了,最终被确诊为脑瘫。讽刺的是,这位“摇头爷爷”的治疗对象主要是脑瘫患儿,而且号称有80%的治愈率。
西安女婴朵朵,在这个世界上只停留了4个月零23天。妈妈带咳嗽不止的朵朵到小区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大夫给孩子做了20分钟的“推拿化痰止咳”治疗。回家的路上,小朵朵停止了呼吸小儿夜啼是什么意思。
鞍山的李先生两个月的宝宝有点腹泻,便预约了摄影套系中包含的小儿推拿。谁知推拿时,孩子出现了大声哭闹、两眼凝视、呼吸微弱等症状,家人见状连忙拨打了120,但是,等急救车赶到时,孩子已经停止了呼吸。李先生和家人痛苦地说,孩子是经过三次试管婴儿才出生的,是他们一家人的希望,才刚刚2个月零4天大。
中医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似乎只要是中国人,都能对中医发表一番言论,尤其是老一辈的人。什么食物属寒凉了,什么食物燥热了,都是如数家珍。对于小儿推拿也是一样,虽然没有几个人能说明白其中的原理,但是只要是说到这个话题,总能插上话,而且一提到那些让你摸不着中医理论,总会让人感觉到很玄、很高大上。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小儿推拿即使对常见病有一定预防与治疗的效果,不宜作为治病的主要手段。毕竟小儿推拿也就是最近这几年才开始流行的。作为80后小儿夜啼符,我小时候就没有小儿推拿治疗疾病的经历,如果是中医的精华,为什么我们小时候没有。感冒和拉肚子这些常见病本身就有一定的自愈倾向,去做推拿也不见得一次两次就能好,最终是否是推拿起到的效果都要打个问号。
其实,推拿本质是一种按摩肌肉的方法,如果谁告诉我通过按摩和搓揉就可以消灭病毒和细菌,那我第一反应一定是他病的不清,应该把他派到美国去对抗新冠。同样,身体的免疫力也很难短期通过按摩来提高,所以推拿治病的原理真的是一门玄学。
也许,小儿推拿,相较于治疗,更重要的作用其实是在于预防。推拿如果当做亲子游戏、婴儿抚触来做那就无所谓了,但是靠这个治病,就多半是假象了。小儿推拿的效果,与其说是发生在治疗孩子上,还不如说是发生在治疗家长的焦虑上的。所以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在孩子生病时切勿盲目就医,孩子的健康才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如果你去网上搜索小儿推拿,你会发现非常多的培训机构,告诉你可以半个月甚至更短时间学成结业。而且在搜索引擎投推广广告的培训机构有非常多,当你搜索“小儿推拿 +培训”你就可以发现,前面一页的内容几乎都是广告。(强烈建议大家不要使用百度搜索)
有这么多的培训机构,可想而知,网上那么多赞成和宣传小儿推拿的都是些什么人。自己砸自己饭碗这件事,估计不会有多少傻子会干。他们宣传自己的方法就是拿出自己的一大把“成功案例”,但是这些案例是不是他们自己的,甚至是不是因为小儿推拿治好的都还是个问题。
再说资质,很多小儿推拿店铺未见悬挂营业执照,也没有医疗许可证,有的可能会有服务人员资质公示:一般是小儿推拿能力素质测评证书,或者其他类型的培训证书。而这些证书的颁发机构五花八门,真假难辨,可以确定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是没有这种证书,也就是说,国家不承认这些证书和资质。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组织机构在做认证这件事情呢?
根据2005年发布的《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推拿按摩等活动管理中有关问题的通知》,非医疗机构开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活动,在机构名称、经营项目名称和项目介绍中不得使用“中医”“医疗”“治疗”及疾病名称等医疗专门术语,不得宣传治疗作用。
儿科就医困难,再加上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对孩子健康的焦虑和对药物副作用的恐惧催再加上利益的驱使使得小儿推拿行业在近几年来发展的越发壮大。就目前而言,小儿推拿不论是从从业门槛、执业资质还是行业监管上,目前都没有规范可言,而被推拿乱象迷惑的家长们,如果选择了轻信,后果是将孩子带入极大的治疗风险和不确定之中。
归根结底,就是父母太把孩子当回事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孩子的身上;还有就是有的父母太过于自作聪明,听风就是雨,一听到什么对孩子不好,就赶紧躲开,一听到什么对孩子好就感觉追。一点自我思考的能力都没有,还总是不相信医院不相信医生。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