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以及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经常会出现夜里哭闹的现象,搞得妈妈们心力交瘁!中医认为,宝宝夜啼多是由于脾胃虚寒、心经积热、受到惊吓、饮食积滞等原因所致,今天就来教您几个小儿夜啼的推拿穴位和手法,可以帮助缓解宝宝哭闹~
针对宝宝的哭闹,我们要先学会操作一些基本的手法,分别是:清心经、捣小天心、揉百会、捏脊,可以起到清心除烦、调和气血、养心安神的作用。
操作方法:操作者双手的大拇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小儿夜啼符,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自下向上操作,可操作5~10遍。
以上是针对宝宝夜里哭闹,基本的一些小儿推拿手法。每个宝宝夜里哭闹的原因不同,家长要学会观察,根据宝宝的症状表现做出判断,再增加相应的推拿手法。
如果哭闹的宝宝表现为面色苍白、精神倦怠无力、哭声低弱,说明宝宝是脾胃虚寒,要加推三关、揉脐的操作,以温阳散寒。
如果哭闹的宝宝表现为面红耳赤、烦躁不安、腹部胀满,说明宝宝有食积,需要增加摩腹、推脊的操作,以消食导滞。
如果宝宝是猛然惊醒,哭声响亮,说明宝宝是受到了惊吓,需要增加清肝经、掐老龙的操作,以平肝熄风、镇惊安神。
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分钟,可以每日1次或隔日1次规律性推拿。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
小儿推拿有效的前提是:辨证准确,如果您把握不准,最好不要擅自给宝宝进行推拿,建议先去医院中医或小儿推拿科,由医生辨证后,再根据医生的指导意见,回家给宝宝进行推拿。
另外,如果宝宝持续哭闹,或哭声尖锐、呼吸急促,有可能是肠套叠、疝气嵌顿等引起,需要抓紧送医。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