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啼推拿学

时间:2023-10-31 08:04 阅读: 评论: 作者:admin

小儿夜啼推拿学

  治则:镇惊安神。 处方:推攒竹、清肝经、揉小天心、揉五指节。 方义:推攒竹、清肝经、揉小天心以镇惊除烦;揉五指节以安

  3.惊骇恐惧 小儿神气不足,心气怯弱,如有目触异物,耳闻异 声,使心神不宁,神志不安,常在梦中哭而作惊,故在夜间惊 啼不寐。

  4.乳食积滞 婴儿乳食不节,内伤脾胃,“胃不和则卧不安”, 因脾胃运化失司,乳食积滞,入夜而啼。

  1.脾脏虚寒 睡喜伏卧曲腰而啼,四肢欠温,食入便溏,面色青 白,唇舌淡白,舌苔薄白,脉沉细,指纹青红。

  2.心经积热 睡喜仰卧,见灯火ຫໍສະໝຸດ Baidu啼哭愈甚,烦躁不安,小便短 赤或大便秘结,面赤唇红,舌尖红,舌苔白,脉数有力,指纹 青紫。

  1.中药内服 脾虚寒者以乌药散加减;心经积热者以导赤散加减; 惊骇恐惧以朱砂安神丸加减;乳食积滞者以消乳丸加减。

  2.中药外治 将艾叶、干姜粉炒热,用纱布包裹,熨小腹部,从 上至下,反复多次。或用丁香、肉桂、吴茱萸等量研细末,置 于普通膏药上,贴于脐部。用于脾寒气滞证小儿夜啼符。

  1.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 2.每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 3.必要时辅以有关实验室检查,排除外感发热、口疮、常叠套、

  本病需与不适、拗哭相鉴别。小儿夜间若喂哺不足或过食,尿 布潮湿未及时更换,环境及衣被过冷或过热,襁褓中夹有缝衣 针或其他异物等,均可引起婴儿不适而啼哭,采取相应措施后 则婴儿啼哭即止。有些小婴儿因不良习惯而致夜间拗哭,如夜 间开灯而寐,摇篮中摇摆而寐,怀抱而寐,边走边拍而寐等, 要注意加以纠正。

  1.脾虚寒 婴儿素禀虚弱,脾常不足,至夜阴盛,脾为阴中之阴, 若护理略有失意,寒邪内侵,脾寒乃生。夜属阴,阴胜脾寒愈 盛,寒邪凝滞,气机不通,故入夜腹痛而啼。

  2.心经积热 乳母平日恣食辛辣肥甘,或焦燥炙煿动火之食物, 或贪服性热之药,火伏热郁,积热上炎。心主火属阳,阳为人 生之正气,至夜则阴盛而阳衰,阳衰则无力与邪热相搏,正不 胜邪,则邪热乘心,心属火恶热而致夜间烦躁啼哭。

  4.艾灸 艾灸神阙,将艾条燃着后在神阙周围温灸,不触到皮肤, 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连灸7日,用于脾寒气滞证。

  1.平素寒温宜调护,防受寒受凉,饮食不宜过凉。 2.脾寒夜啼者睡眠时要保暖腹部。 3.心热夜啼者睡眠时勿过暖。 4.惊吓夜啼者睡眠时要安静。

  治则:温中健脾。 处方:补脾经、推三关、摩腹、揉中脘。 方义:补脾经、摩腹、揉中脘以健脾温中;推三关以温通周身

  治则:清热导赤。 处方:清心经、清小肠、清天河水、揉总筋、揉内劳宫。 方义:清心经、清天河水以清热退心火;清小肠以导赤而泻心

  夜啼是指小儿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时哭 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故 曰夜啼,民间俗称“哭夜郎”。有的阵阵啼 哭,哭后仍能入睡,患此症后,持续时间少 则数日,多则经月。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fu.yonana.cn/cj/2023/1031/21432.html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排行榜
关于我们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扫码关注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3140号-1 
Copyright ©2019-2023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