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拜干爹的那些事儿

时间:2023-06-20 13:37 阅读: 评论: 作者:admin

那些年拜干爹的那些事儿

  每天饭后散步,我都会经过这里。这是凤舞湖下方的一座桥,有个美丽的名字叫花园桥,由于衔接了艺术公园和白河公园,傍晚时分,往来散步的人络绎不绝。

  红色的纸贴在灰白的电杆上,非常醒目。可惜来往的人不是埋头疾走,就是相互轻声交谈。或凝视河水,或仰望天空,还有骑单车的人,一闪而过。

  我明白了,也许你也明白了。一个年轻的家庭,新添了一个孩子,全家都沉浸在幸福和喜悦中,可是烦恼很快就来了。新生的孩子好像还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搞不清啥时该睡,啥时该醒。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就睁着大眼睛,兴奋起来,不是哭就是闹。弄得全家人疲敝不堪。找大夫看,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说,“瞌睡倒了,回去慢慢调。”

  这时,年长的爷爷奶奶想到了乡村里古老的风俗。“写几张‘小儿夜哭’去贴吧。”心烦意乱的年轻父亲,裁好纸写好字,却犯了难,“贴哪里呢?”

  过去物质匮乏,医疗落后,农村的孩子不好带。不好带,那就找个干爹帮着带,甚至找几个干爹帮撑。找干爹的方法很多,有算好八字比着条件找人,带上礼行上门,这是最常见的。也有算好日子谁刚好上门就谁的,这叫撞门干爹。最有趣的是“射将军箭”,拉干爹小儿夜啼符。

  “射将军箭”是怎么回事呢?讲个在双流流传很广的一个故事。几十年前,牧马山上有个人家,连生了三个女儿,那时还没有计划生育。最后好不容易添了个儿子,全家当成一个宝。孩子小,难免有伤风感冒,坡坡坎坎。算命的就说,这孩子命硬,给他拉个干爹吧,怎么拉?“射将军箭”。 这样拉的干爹,以后可以往来,也可以不往来。但必须是算好的时间里,遇见的第一个男子,不能挑,哪怕是个叫花子,流浪汉,也得认。

  也是运气好,远远地来了一辆吉普车。那时车少,能开吉普车的不是干部就是官,能攀上一个有能耐的亲家,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可遇而不可求,一家人暗自高兴。

  车到跟前,下来一位操普通话的中年男子。问清情况,看着可爱的孩子,满口答应。烧香磕头,孩子就脆生生地叫了干爹。干爹接过柳条绷的弓,柳枝作的箭,站在桥上,把箭对着流水射了出去。

  “给孩子取个名字吧。”孩子爸说。照风俗,干爹都要依自己的姓,给干儿子取个名,事才算完。干爹想了片刻,咬着舌头说,“就叫石绝吧。”

  一家人惊呆了。好不容易养个儿子,拉个干爹不就巴望着顺顺当当吗。你什么名字不好取,干嘛非要取个“死绝”。这不是明摆着没事找事吗?

  父亲黑着脸,把柳弓扔得远远的,一家人气呼呼地走了。丢下那个满脸笑容的干爹呆在桥上,傻了。怎么也弄不明白,这脸咋说边就变了?

  “气个球。”懂事的人说,“你晓的他是谁不?县里的一个领导,南下干部。前几天我去公社,还看见他和书记一起。听人说他姓石,叫石光,给干儿子取个名字叫石绝,正常的很嘛。你话都没听清楚,拿起半截就开跑。”

  记得小时候,我长的比较慢(当然长大了也矮)。与村子里同龄的小朋友相比,矮了一截。妈妈就着急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悄悄地把我一个人带到屋后自家的竹林里,选了一根高大健壮的竹子,神秘地对我说,你抱着这根竹子,边摇边唱我刚才教你的歌,要摇三遍,唱三遍。

  当时人小,不明白妈妈的意思,反正照着做就行了。那一串串的爆竹小儿夜啼关怎么写,好像在庆贺我又认了一位“娘”。

  长大后,才搞明白,这是流传在川西坝子的民间习俗。很多小孩都有摇竹子,认竹子娘的经历。亏得我当年还悄悄的,不敢给村里的伙伴讲,怕被笑话。

  通常,摇竹子唱歌都是单独一人,不要外人在场的,也不要外人知道。可能是怕有人伤了认作娘的那根竹子,就不好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fu.yonana.cn/cj/2023/0620/20294.html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关于我们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扫码关注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3140号-1 
Copyright ©2019-2023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