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啼是婴幼儿常见病症,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多因心热脾虚、伤食、惊恐或心肾亏虚所致。婴儿多在夜间啼哭不止,白天正常,或阵阵啼哭,或通宵达旦,哭后仍能入睡。或伴见面赤唇红小儿夜啼符,或阵发腹痛,或腹胀呕吐,或时惊啼、声音嘶哑。持续时间,少则数日,多则经月,过则自止。
【附记】①加减法:心热型,加黄连2~8g,淡竹叶2~5g;惊恐型,加僵蚕3~10g,胆南星2~5g;脾胃虚弱型,加炮姜3~5g,人参3~5g;痰湿阻络型,加砂仁2~5g,胆南星2~5g,地龙3~6g。
②效果:临床屡用,疗效满意。另外,可用一味牵牛子7粒,研末,用温水调和成糊状,于临睡前敷于肚脐上,次日早晨除去。一般多在当夜就能止啼哭。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