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文化 长廊夜啼帖的民俗流变及文化探微陈轶婷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 : 受自 然环境恶劣和认识水平低下的先天条件束缚, 古人对灾祸邪祟束手无策, 于是创生出许多 保佑生活平安顺畅的仪式和符咒, 试图以此影响和控制超自 然的神灵鬼怪。 这些迷信现象和仪式均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信息, 如民俗风貌、 宗教信仰、 社会心态等。“夜啼帖” 是其中一种可以追溯到中古原始巫术和道教信仰的迷信文化产物。 本文试图通过民俗学视角 探求和梳理其历史渊源与文化流变, 倡导科学看待迷信思想和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关键词 : 民俗 ; 文化 ; 迷信 ; 符咒 ; 作...
190文化 长廊夜啼帖的民俗流变及文化探微陈轶婷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 : 受自 然环境恶劣和认识水平低下的先天条件束缚, 古人对灾祸邪祟束手无策, 于是创生出许多 保佑生活平安顺畅的仪式和符咒, 试图以此影响和控制超自 然的神灵鬼怪。 这些迷信现象和仪式均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信息, 如民俗风貌、 宗教信仰、 社会心态等。“夜啼帖” 是其中一种可以追溯到中古原始巫术和道教信仰的迷信文化产物。 本文试图通过民俗学视角 探求和梳理其历史渊源与文化流变, 倡导科学看待迷信思想和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关键词 : 民俗 ; 文化 ; 迷信 ; 符咒 ; 作者简 介 : 陈轶婷, 女( 1992.12-), 浙江杭州 人, 大学本科在读,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 ] : K890 [ 文献标识码 ] : A [ 文章编号 ] : 1002-2139(2014)-18-190-01一、 夜啼帖风俗民俗“天皇皇, 地皇皇, 我家有个夜啼郎。 过往君子念一遍,(也有念三遍或七遍) 一夜睡到大天光! ” 这种红纸黑字的符帖即是民间用来医治在半夜莫名啼哭的婴儿的“夜啼帖”。刚出生两三个月的婴儿总会在半夜啼哭不止, 究其原因并不是由饥饿、 排泄或疾病而引起, 所以人们对其束手无策, 只能用“夜啼帖” 求助天地神灵保佑孩子。“夜啼帖” 一般是一张裁成三寸长、 一寸半宽的红纸片, 上面有毛笔誊写以上的四句韵语 ; 张贴时间选择在行人稀少的晚间八九点, 地点一般选在离家不远的公共街道。 据说众人默念次数共达百次即可达到驱魔辟邪的效果。“夜啼帖” 是一种迷信咒诀, 属于以传统的风俗和习惯传播的风俗民俗现象。二、 原始信仰语言崇拜语言在某种情况下是迷信行为和迷信思想产生的土[1]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 语言具有某些超自 然的神秘壤。力量, 因而对其产生敬畏和崇拜的心理, 在祭祀祷告、 施念咒语时格外谨言慎行。“未开化的民族对于语言和事物不能[2]古人就将语言理解为所表达之意的本身。 在明确分开”,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人们将语言崇拜发展到了 语言灵物崇拜, 即对承载语言和文字的符、 咒等形式顶礼膜拜。 我国古人早在仓颉造字时期就有了文字崇拜的意识, 他们认为语言拥有未知的魔力能够超越现实生活, 故将神圣崇拜寄托于语言文字来役使鬼神。“夜啼帖” 即是一种符咒, 通过默念神灵的名字可以传达自己的信念, 召唤出神灵本身, 从而达到驱赶魑魅、 安抚婴孩的效果。三、 巫医杂术接触巫术远古时期人们对于生死的认知水平有限, 认为死后的灵魂可以离开肉身化神或成鬼 ; 它们法力无边, 可以随心所欲地伤害或庇佑人类。 因此人们通过祭拜的方式表达敬畏和崇敬之情, 沟通人神心愿。 充满迷信色彩的原始巫术由此盛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 巫士被民间百姓视为能助鬼神之力和预知未来的人, 掌管种类繁多的祭祀, 后来职能逐渐分化为降神、 祈雨、 医病、 星占等 ; 其中医术与巫最有关系。[3]古代的巫和医同是医疗手段小儿夜啼符, 但却各司其职 : 医治疗“能见[4]即医是一种肉体治疗法, 巫伤”, 而巫治疗“不见伤”,则是一种魂灵治疗法。 当人们排除了婴儿的身体病症但依旧找不到夜啼不止的原因时, 只能寻求巫的治疗。 “夜啼帖”的施咒形式可视为中古时期符合接触律的接触巫术, 巫师在施展巫疗时依靠咒语, 辅以特定的仪式、 物器。 巫和医的结合, 正显示出自然规律和人类智慧交互抗衡的无穷魅力。 四、 道教神系咒诀辟邪我国古代民俗深受从传统文化发展壮大起来的道教影响。 许多日常生活中的迷信观念和风水信仰的导源就在于道教中的神怪思想体系。 道教由古老的原始巫术演化而来, 结合神仙方术和黄老思想逐渐构建而成。 原始鬼神崇拜被道教吸收后, 远古神灵便成了道教神灵的组成部分 ; 远古巫术被道教吸收和继承后, 发展出了一整套斋醮、符箓、科仪体系。[5]因此道教神仙系统和法术成为民间信仰的简便途径。 咒符辟邪是道士授天神旨意记录的话语, 是道教法术之一灯心草治疗小儿夜啼。 “夜啼帖” 可追溯到道教中的“小儿安身咒”, 施咒方式为默念和诵读一段特定的咒语, 以驱赶专门惊恐婴儿的“小儿鬼”。 道教咒语的辟邪功效来自心理转换律。“天皇皇, 地皇皇” 亦可理解为道教中以玉皇大帝为代表的至上神和以土地神为代表的自然神神统体系。 人们寄托希冀于道教神系的最高代表, 并呼唤“过路君子”(各路道士) 都能集结法力驱逐纠缠在婴儿身边的鬼怪。 可见道教中的迷信法术咒语之所以亘古流传, 渗透在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 原因就是在于这些咒语迎合了人们求福免灾的普遍心态。五、 文化意义精神寄托“夜啼帖” 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暗示的精神疗法, 通过把咒语写到符帖上诵读以求呼唤神灵保佑的程序能够舒缓紧张的情绪, 使人得到自我心理安慰。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 科学知识的贫乏, 古人一味地把起伏跌宕的一生归因于鬼怪作祟, 这其中包含了大量愚昧封建的心理成分。 而这些迷信又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在代代传承的岁月 里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民俗研究的任务在于记录和整理中国各地的风俗风貌,批判继承优良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引导人们用科学理性的心态直面人生的福祸境遇, 安和怡然地栖居在中华大地上。参考文献:[ 1] 郑小江.中国辟邪文化[ M]. 当代世界出版社,20 0 8 .[ 2] [ 英]弗雷泽.金枝[ M].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 8 7 .[ 3] 道教史.许地山[ 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 0 9 .[ 4] 李炳则.夜啼帖: 一种歪曲 的精神治疗法[ J ]. 民俗研究,19 9 0 ( 1).[ 5] 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 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 0 2.[ 6 ] 王娟.民俗学概论[ 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 0 2.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