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啼是指婴儿日间安静,夜间啼哭不安,每晚如是,似有规律的疾患。一般责之于脾寒、心热、惊恐等所致。《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
云:“小儿夜啼者,脏冷故也。夜阴气盛,与冷相搏则冷动,冷动与血气相并,或烦或痛,故令小儿夜啼也。”理中汤原为太阴病主方,郑师用此方治夜啼不论素禀不足,或吐泻后伤脾,或药误后损,凡具有面色青白、四肢不温、便溏、舌淡、屈腰而啼者均可使用。
现病史:患儿近10天来,夜间哭闹,时哭时醒,纳呆便溏,经社区医院给予镇静安神等药治疗不效而来诊。诊见:患儿面黄体瘦,神怯不安,睡眠俯卧易惊,纳少,腹稍胀,大便色青日2次,时肠鸣。舌淡红,苔薄白,指纹淡青。查血常规、脑电图未见异常。
二诊(2013年10月26日):哭闹明显减轻,大便成形,饮食增加,效不更方,守方再进3剂而安。
按:夜啼是小儿临床常见症小儿夜啼符,常因饥饿、惊恐、尿湿、大便、过冷、过热等引起啼哭,因此,夜啼首先当排除上述因素后辨其因何而啼。其主要病因是脾寒、心热、惊恐为多见,寒则痛而啼,热则烦而啼,惊则神不安而啼,故寒、热、惊是小儿夜啼的主要病因病机。《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有“啼而不哭知腹痛,哭而不啼将作惊”,可资参考。此患儿为脾虚中寒,气滞腹痛而啼,给予理中汤加温中之肉桂,和中缓急之白芍,理气止痛之陈皮小儿夜啼官怎么写、砂仁,寒散、痛止而夜卧自安。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