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婴儿夜晚啼哭不止,或伴有低热,精神不振,厌食等,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现象。但部分有迷信思想的家长,遇到孩子夜啼不止,家长会给孩子“叫魂”,或到处贴纸条,这些做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1、婴儿肠绞痛:这是3个月以内婴儿的一个特殊症状,常发生在深夜。发作时婴儿长时间大声啼哭,两腿蜷缩,腹壁紧张,喂奶或安抚不能缓解。
2、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相对较脆弱,兴奋与抑制活动容易扩散,因此婴儿喜欢睡眠小儿夜啼符,另一方面对声音或触动反应也较敏感,容易受到惊吓,出现夜啼。
3、容易积食:新生儿的为容量很小(约40ml),但增长速度快(1岁时可达300ml左右),所以喂养食物的数量和质量要适当,过饥或过饱都会引起夜啼。
4、维生素D缺乏:母乳喂养、人工喂养不当的婴儿出现维生素D缺乏病,婴儿钙磷代谢紊乱,此病早期表现为多汗,夜卧不安,枕后脱发和夜啼现象。
5、婴儿皮肤娇嫩,容易出现湿疹,红臀,脓疱疮,因痒疼刺激引起夜啼。应勤换衣物,尿布,保持皮肤清洁。
6、婴儿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差,不能适应气温的突然改变,应注意及时增减衣被,否则会影响睡眠而引起夜啼。
9、此外,中耳炎引起的耳痛,消化不良、食积、脐疝引起的腹痛,脐带感染,干硬物刺激婴儿皮肤,也都可以引起婴儿啼哭。
因此婴儿夜啼有生理因素引起,细心查明原因消除刺激因素,夜啼即可停止。如果属于病理现象,应及时就医,决不可迷信,贻误病情。
(1)如果舌尖红,甚至溃烂,小便黄,方法:灯芯草一把(10g)煮黄金(黄金的耳环、项链、手镯都可以),加水400ml,煮取100ml,适量当水喂服。
(2)如果没有舌尖红、小便黄短这两个症状,夜啼的小儿一身是汗,甘麦大枣汤(生甘草10g,小麦60g,大枣6枚,水400ml,煮取150ml,适量做水喝),疗效很好。
本文是高旭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