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时间:2023-05-08 18:24 阅读: 评论: 作者:admin

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I)是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感染,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主要感染部位不同可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及气候骤变时多见,可散发或流行。

  婴幼儿起病急,以全身症状为主,常有消化道症状,局部症状较轻。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热程在2~3天至1周左右,起病1~2天内可因发热引起惊厥。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有时可见下颌和颈淋巴结肿大;肺部听诊一般正常;肠道病毒感染者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

  (1)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格检查可发现咽部充血,在腭咽弓、软腭、腭垂的黏膜上可见多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在口腔的其他部位。病程为1周左右。

  (2)咽结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常发生于春夏季节,可在集体儿童机构中流行。其是一种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有时有胃肠道症状。病程1~2周。

  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上感,以病毒感染最为多见,占原发感染的90%以上,少数为细菌感染所致。婴幼儿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和免疫特点易患本病。若患有营养性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锌缺乏症或护理不当、气候变化等,则易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最常见,占原发感染的90%以上,主要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等。病毒可在呼吸道的上皮细胞及局部淋巴组织中复制,引起细胞病变及炎症反应。病毒感染后释放的炎症介质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浆渗入鼻黏膜,鼻腔腺体分泌增加,出现流清涕、鼻塞等呼吸道症状,并产生发热、全身疼痛等全身症状。症状往往在病毒感染机体后的16小时内出现,并在24~48小时达高峰,在2~3天内达到病毒排出高峰。

  支原体可通过呼吸道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等方式进入人体,引起呼吸道、肺部或是泌尿生殖系统的病变。部分患者体内携带有支原体,平时无症状,当局部发生破损或是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引起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

  1、营养不良、缺乏锻炼或过度疲劳以及有过敏体质的小儿,因身体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消化不良、佝偻病以及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或后天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并发这类感染时,往往出现严重症状。

  2、居住拥挤、大气污染、被动吸烟、间接吸入烟雾,均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促使病原体生长繁殖。

  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发生在季节交替之际,尤其冬春季,起病较急,主要症状是喷嚏、鼻塞、流涕、咽部充血。由于年龄、体质、病原体及病变部位的不同,病情的缓急、轻重程度也不同。

  主要表现为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部充血,始于感染后的10~12小时,2~3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轻,持续时间7~10天,部分患儿症状可持续到3周甚至更长。年长儿可能主诉咽痒、咽痛和咽部烧灼感。

  1、患儿可因耳咽管阻塞出现听力减退,也可有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咳嗽和少量咳痰等症状,全身症状轻,发热不明显或仅有低热。

  2、婴幼儿往往鼻咽部卡他症状(炎症渗出期)不显著而全身症状较重,可骤然起病,呈高热、咳嗽、食欲减退,可伴有腹痛、呕吐、腹泻、烦躁等,甚至热性惊厥。

  1、波及邻近器官或向下蔓延,或可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咽炎、咽后壁脓肿小儿夜啼符、颈淋巴结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

  患者出现发热、流涕、喷嚏、干咳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会先询问病史,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健康状态,如果怀疑有上呼吸道感染,会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咽拭子细菌培养等检查协助诊断。

  医生会对患儿进行咽部、淋巴结和肺部的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有时可见下颌和颈淋巴结肿大,肺部听诊一般正常。

  病毒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升高;细菌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根据临床初步判断进行鼻咽吸出物病毒学检测或咽拭子细菌培养或肺炎支原体DNA检测,显示有病原菌生长。

  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诊断该病。除此以外,还需要与急性传染病早期、流行性感冒、变应性鼻炎等疾病鉴别。

  (1)血常规:病毒感染时,一般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范围;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为各种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幼儿急疹、百日咳、猩红热或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应结合流行病史、预防接种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等综合分析,并观察病情演变加以鉴别。

  由流感病毒引起,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潜伏期为1~4天。流感有明显的流行病史,局部症状较轻,全身症状较重。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四肢肌肉酸痛、乏力,少部分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儿童消化道症状多于成人。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新生儿流感少见,但如患流感易合并肺炎。大多数无并发症的流感患儿症状在3~7天缓解,但咳嗽和体力恢复常需1~2周。

  某些学龄前或学龄儿童“感冒”症状小儿夜啼中医治疗,如流涕、打喷嚏持续超过2周或反复发作,而全身症状较轻,则应考虑变应性鼻炎的可能,鼻拭子涂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助于诊断。

  本病的治疗目的是控制感染,缓解感冒的症状。其以对症治疗为主,并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继发细菌感染。若合并有细菌或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应根据病原体不同选择适当抗生素。

  针对普通感冒患者的发热、咽痛、全身疼痛等情况,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胃肠道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上腹部不适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病毒感染多见,单纯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普通感冒目前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部分中药制剂有一定的抗病毒疗效。若为流感病毒感染,可用磷酸奥司他韦。

  由于各地抗生素耐药情况不同,医生会根据当地耐药情况决定具体的抗生素种类及相应的疗程。常选用青霉素G、头孢拉定或阿奇霉素等药物。

  ①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流清涕,喷嚏,咳嗽,口不渴,咽无红肿及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①症状:发热重,恶风,有汗或少汗,头痛,鼻塞流浊涕,喷嚏,咳嗽,痰稠色白或黄,咽红肿痛,口干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①症状:发热,无汗或汗出热不解,头晕、头痛,鼻塞,身重困倦,胸闷,呕恶,口苦心烦,食欲不振,或有呕吐、泄泻,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①症状:起病急骤,高热,恶寒,无汗或汗出热不解,头痛,心烦,目赤咽红,肌肉酸痛,腹痛,或有恶心、呕吐、大便稀薄,舌质红,舌苔黄,脉数,指纹紫。

  ①症状:感冒兼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口气秽浊,大便酸臭,或腹痛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本病与病因、患者病情、治疗是否及时等多种因素有关。在经过有效治疗后,病情一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并恢复健康。

  良好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家属应多关心、安慰患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复查,防止疾病进展或复发。

  需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情绪疏导,患者家属应该多与患者沟通,关怀、疏导患者,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严格遵照医嘱,定时、定量用药;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不适症状,及时报告医生,以便进行相应处理。

  4、本病具有传染性,生病期间注意隔离,家属要及时对被污染的地面和衣物进行清洁、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注意患者尤其是较小患儿的一般情况;注意鼻涕的量、色、质,以及咽部是否红肿等,若病情未缓解要及时就医治疗。

  3、注意营养丰富、均衡,保证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种类齐全,并比例合适,搭配适当;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及锌的食物。

  出现高热、呼吸困难、惊厥等情况需及时急诊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线、婴幼儿出现发热、打喷嚏、鼻塞。

版权声明:本文为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fu.yonana.cn/cj/2023/0508/16981.html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关于我们
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
扫码关注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3140号-1 
Copyright ©2019-2023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小儿收惊网,小儿辟邪小儿化煞宝宝平安符小化化病小儿夜啼符小儿聪慧符----